準備去申請勞動仲裁,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sgill-理


對於申請勞動仲裁,有幾點提醒:

首先,要證明自己跟公司是勞動關係,這個證明的舉證責任在於自己,要獲得法律的保護,必須先要證明此關係的存在,否則對自己非常不利,有可能導致敗訴;

證明與公司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有:勞動合同,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證據。如果與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就要證明事實勞動關係的存在,這種情況,需要提供:考勤證明、工作證、工資條、社會保險繳交記錄、同事證言等都可以成為證據。

其次,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最後,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如果對勞動仲裁開庭有些緊張,可以要求朋友陪同,給自己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加油,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人本智業sue


1.明確申請人、被申請人主體身份

勞動爭議仲裁必須明確雙方身份信息。

通常情況下,勞動者只需拿出自己身份證(需提交身份證複印件)即能證明自己的申請人身份。

對於被申請人即公司的主體身份信息,若被申請人是合法註冊的公司、企業的,需要提交工商註冊信息。

 

2.確定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3.注意法律規定提起仲裁的時效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4.向仲裁庭提交證據

勞動者提請勞動仲裁申請,提交證據材料包括但不限於: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社保繳費明細、工資表或銀行卡工資流水單、工作服、工作牌、考勤表、證人證言等

 

5.仲裁請求合法、具體

注意不是所有的爭議都屬於勞動仲裁受理範圍的,也不是所有的仲裁請求都要能得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

 

6.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小獅子在燕都


遇到糾紛去法院,這是一般原則,但是有些糾紛直接去法院是不行的,也就是說直接去法院法院不管,比如勞動糾紛,在我國,有一個專門先於處理勞動糾紛的部門叫勞動仲裁,也就是說遇到勞動爭議類糾紛,你的先去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勞動仲裁的程序流程及注意事項。

勞動糾紛,其實就是你平時工作中和用人單位的糾紛,比如說你在一個公司上班,你們之間簽訂的就有勞動合同,你們之間因為勞動合同比如說不合理解僱、不發工資等問題引起的糾紛,這是要先走勞動仲裁的,所以說這個是很普遍的事情,為什麼要必須先仲裁呢,中國有句古話叫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來說,勞動爭議是個比較專業的問題先讓勞動部門來解決下,就像醫療事故一樣,是否構成事故先讓鑑定委員會鑑定下,專業的人辦事比較權威,如果你這些專業的人辦事不公平了,這個法院肯定要管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勞動爭議該咋走。

申請勞動仲裁,其實和去法院起訴差不多,首先要準備好紮實的證據,然後寫個仲裁申請,並依照被申請人的數量提交副本。申請書要寫清楚你的基本情況和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還有你的請求和基於這些請求的理由和事實,最好是附上證據清單等,你提出申請後,仲裁委會在五日內做出決定,這個決定是受理還是不受理,這個和去法院起訴不一樣,法院是登記制,他們是審查制,如果不受理或者不做出任何答覆,這個時候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也就是說仲裁委不管或者拖著的就當他已經處理了,就可以到法院起訴了,如果他受理了,那程序基本上和打官司差不多,仲裁委會製作決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然後定開庭時間,開庭,明確請求,答辯,調查事實,舉證質證,辯論,陳述,調解,調解不成,裁決。

和訴訟時效一樣,勞動爭議也是有時效的,一般情況下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當然有一般就有特殊,法律還規定,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所以對於勞動爭議類案件,仲裁是先決條件,只有仲裁不管、拖延或者對仲裁不服,才能走法律程序,同時要注意,仲裁還有時效性,一定不要超過仲裁時效。


職場雕刻匠


我們是弱者,只想要我們的勞動所得,我們應該的工資。


一切隨風


主要看您仲裁申請書請求,然後做出不同的訴訟方案,每個案件的訴請都不一樣,案情也不同,需要先準備相關證據才可以


北京勞動仲裁聯盟


有證明僱傭關係的材料,比如勞動合同,社保購買記錄,工資發放記錄工作證等。其實有勞動合同其他的就不要了。當然你個人身份證明也是需要的。



自治區子弟


勞動仲裁其實就是一個虛偽的部門,它對社會勞動工人起不到什麼作用!他們應該到地方企業瞭解企業與工人簽署的勞動合同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地方給於糾正!不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抽菸喝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