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大唐天寶三年,一位86歲的老人強撐著剛剛大病初癒的身體,顫顫巍巍的從長安出發,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鄉——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這位老人,就是最近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靖安司的創始人何監的原型,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

唐武后證聖元年(695年),年輕的詩人背起行囊,辭別故鄉,懷著滿腔熱血來到了大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參加當年的科舉考試,開啟屬於自己的傳奇。此時的他並不知道,這座繁華的長安城,將陪他渡過大半生。他的心裡只有了對故鄉無限的思念,這種思念從離開的那一刻就縈繞心田:江皋聞曙鍾,輕枻理還舼。海潮夜約約,川露晨溶溶。始見沙上鳥,猶埋雲外峰。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對於唐朝很多詩人來說,長安居之並不易,但是,年輕的賀知章是個例外,進士及第,金榜題名,他毫不費力的就信手拈來,並因此成為了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郎。從此長居長安,而這一居住,就是整整50年。

在長安的日子是快樂的,他喜歡喝酒,有“飲中八仙”陪著他喝,詩聖杜甫有一首著名的《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寫盡了這位四明狂客嗜酒如命、放浪不羈的性格(詩中的左相就是電視劇中的左相李適之,焦遂就是電視劇中第一集就被曹破延殺死的焦遂。)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他喜歡書法,就約上草聖張旭喝酒,喝完酒,兩人一起練字,時人稱其書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就連畫聖吳道子都曾向他學過書法,現存世作品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等。《孝經》全卷縱筆如飛,一氣呵成,龍蛇飛舞,神采奕奕。

他喜歡吟詩作對,詩文名震長安,與張若虛(就是寫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那位)、包融、張旭並稱“吳中四士”,他不光自己的詩文寫的好,還有一雙發現好的詩文的眼睛。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唐天寶元年,他到紫極宮遊玩,無意中碰到了初到長安,孤身一人的李白,讀了其作品《蜀道難》,驚為仙人。立即拉上李白去暢飲,結果湊巧不起的,沒帶酒錢,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當作酒錢。後來的詩仙李白對此事念念不忘,獨自對酒,悵然有懷,常常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二首》:其一: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其二: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除了這些,在長安的他仕途一路順暢,中狀元后,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然後是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接著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最後成為正三品的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

但是,長安的生活再美好幸福,仍然割捨不下故鄉的那份養育情。人老了,總想著落葉歸根。50年的歲月匆匆而過,唐天寶三年,86歲的賀知章,大病一場後,申請告老還鄉。唐玄宗看著這位為大唐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已經風燭殘年的老人,同意了他的請求,並大擺宴席,親自寫詩送行,然後命令太子及百官送行,這是何等的風光與榮耀!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顫顫巍巍的老人開始了他那漫長的顛顛簸簸的回家路,沿途的風景匆匆掠過,他彷彿看到了50年前那個邁著堅定的步伐向長安走去的青年,走向屬於他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走向那個有著美好未來的長安城。

家終於到了,故鄉的一切都物是人非了,而他自己也兩鬢斑白,唯一不變的只有一口鄉音: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家鄉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嘻嘻的一句客從何處來,就讓詩人百感交集,無聲哽咽!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遠方的歸人,故鄉的過客,久別的故鄉,自己終究成了一個外人。就像你我一樣,長大後的家鄉,只剩下了冬天!而我,此時此刻,想念的是院子裡棗樹上紅彤彤的大棗,屋後杏樹上黃彤彤的大杏,架子上的葡萄已經熟了吧,媽媽做的柴火飯好久都沒有吃到了,外婆家也好久好久都沒有去過了!

就像作家十年砍柴在《找不回的故鄉》中寫道:幾年前正月某個上午,太陽正好,我回到故鄉。走在曾讀高中的縣城街道,望見熟悉的資江在井口潭折彎北上,看到身邊一個個人走過,沒有一個人注意我,當然也沒有一個人認識我。一剎那間,我強烈地感覺到:我成了故鄉的陌生人。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也像燕池在《客從何處來》裡唱的一樣:客從何處來,客往何處去,轉身即是遠方,前路亦是故鄉,遠方,讓我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的故鄉,故鄉,讓我收藏榮耀,戲謔人生的遠方,不辭而別的朋友,一見如故的路人,輕聲問起,客往何處去?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歷史上的賀知章:我們都是回不去的故鄉人

而在詩人生命最後時日裡,他在家鄉的鏡湖邊過著半隱居式的生活。詩人的身體每況愈下,他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時常夢見自己在院子裡玩耍,在山坡上採野花、捉蝴蝶,夢見童年的夥伴。他有時恍惚,有時清醒,天氣好的時候,他便坐在湖邊望著水面發呆,四季在他身上變幻著顏色,只有鏡湖依舊是那個記憶中的鏡湖。就像他的最後一首詩裡面寫的: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這首詩寫完不久後,這位在外漂泊了大半輩子的遊子終於落葉歸根,永遠在故鄉溫暖的懷抱裡安睡。而我,好想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