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书上说:人和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李佳和李延是俩姐弟,父亲去世的早些,在李佳十六岁那年,母亲留下一套房子便丢下他们姐弟俩改嫁了。

1998年,李佳满18岁,刚踏上大学校园的她。原本应该像许多孩子那样,却因为母亲的突然改嫁,她不得已只能辍学打工供还在读初二的弟弟上学。因为没学历,她白天给餐厅擦盘子,晚上还要送快递,才勉强够维持她和弟弟的生活。但弟弟对此却是毫不理解,当时初一的弟弟正处于叛逆期。他也一直认为母亲改嫁是因为承担不起他和姐姐的生活费,所以他在心里痛恨着母亲和姐姐,但他更怕姐姐像母亲一样再次离开他。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就这样李佳一直供他读到了高一。高一那年,随着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她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没日没夜的打工,身兼数职。

这天,李延终于迎来了高中第一场家长会。以往家长会,他都会以父母亲在外打工等说辞蒙混过关,可这次,老师要求全部家长一并到齐。他起先想雇人演戏,但荷包实在是紧,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晚上回去,他打开门,又是一片漆黑,李佳像往常一样还在送快递。灯被啪的一声打响,看着这冷清的夜和屋,他有些烦躁,从枕头底下摸索出来一包廉价的香烟和一只打火机,随手把书包一扔,幽幽的点燃一根烟,深深吸一口再吐出,顿时眼前迷惘一片。静静地盯着它,看它慢慢自燃,烟头上一缕缕……慢慢的烟味充斥着整个屋子,他踱步去打开了窗,洗了把脸,躺上了床。在被子里翻来覆去了许久,终于还是爬了起来,从地上捡起了书包,拿出纸和笔窸窸窣窣地写了什么,搁到桌子上,又躺了回去。

半夜,李佳回到了屋子,发现了那张字条,舒缓了她那疲惫的笑容。

“这小屁孩终于是打算跟我和好了么?”

……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老板,你看这我都收拾差不多了,能麻烦给我请三个小时的假吗?我弟弟高一,我给他去开个家长会。”李佳忙活了一上午,却没忘开家长会这事。

“行行行,不过那三小时不算工钱啊。”老板随手一摆。

“诶,好嘞!谢谢哥!”她嘴角微微上扬,憨厚一笑,把手套一摘,放到原来的位置上。

她放下东西,火急火燎地回了趟家,换了件衣服,便向学校跑去。

刺耳的刹车音,巨大的惯性和冲击力,场面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伴随着金属刮擦和撕裂的声音,人们惊叫呼喊。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李延接到信息后,赶忙跑去了医院。到护士站打听到了房间号,便急匆匆地向那跑去。到了门口,往里看了眼,又转回头来,调整呼吸,面无表情向里踏进。

“没死啊,我以为死了哦。”他翻了个白眼,双手撑着,翘起个二郎腿就坐下了。

“没,那,那个,家长会……”李佳别过头摸了把眼泪,又转过头来,嘴角泛起无奈。

“就晓得你不会去,早跟老师说了。”李延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一个眼神也没给李佳。

“嗯,那就好,……那就好。”

……

“李延!全班就你一个人家长没到,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你家是做什么大生意的啊,忙的连开家长会的时候都没有。”班主任把教材往讲台上一扔,推了推眼镜,顶着个啤酒肚插着腰就开骂。

“多大生意我是不晓得,一年也就个百来万吧,反正我是通知了他们,他们不来我也没办法。”李延撇了撇嘴,摆出一脸无奈的模样。

“你你你,你要气死我啊!你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好了,上课!”他气呼呼的翻开教材讲了起来,边讲还边拿粉笔在黑板上窸窸窣窣地写。

……

就这样,经历了这一出,两人关系也没半点和好的迹象。李佳照常朝九晚五,李延照常学习浑水摸鱼。两人平静地泛不起一点水花,像是在一个空间两条平行线,永远相交不到一起去。

又在那晚,发生了变化。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不用送了,你看,到了。”李佳带着歉意拒绝了厨师长的好意。

“没事,我看着你进去。”厨师长是一个老实人,就是年纪比李佳大个十来岁。正巧不巧,李延出来倒个垃圾就让他撞见了这么一幕,两人双手推来推去,脸上扬起笑脸。他气地垃圾都没扔,又带回了家里。

“哟,这是咋?傍上了个老男人?要滚就赶紧滚,别赖在这。”说完他就提起袋垃圾摔了门去。

“我……”李佳嘴角抖了抖,试图说点什么,在听到那声清脆的关门声后,她就知道,已经晚了。

从那以后,李延的态度愈发恶劣,家里常常被搞的是乌烟瘴气,李佳每天到家已经是精疲力尽了,还要收拾他留下来的残局。

两个人心扉敞开,消逝隔阂

李佳终是沉默不语。

终于她离开了,走的悄无声息,没有带走亦或留下什么。

等李延反应过来这一切时,都已经晚了,他颓废地坐在地上,目光空洞,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他的嘴里不停呢喃道:“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是这样,我知道错了,你回来好不好,不要像她一样,好吗。”眼泪掉了下来,划过了他的脸庞,浸入他的牛仔外套,穿透了他里面的白衬衫。

……

其实,我们都知道,李佳和李延之间舒服的关系,一直都是第一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