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逃犯”永遠在路上,而且永不絕望!

現在有人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 胡適《胡適文存》

什麼是監獄?

也許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關押犯人的地方”,或者“被剝奪了自由的地方。”

很多人並沒有進過監獄,表面上看起來也是正義的、自由的,也就無法從一個囚徒的角度來解釋監獄的內涵。

至少,可以這樣解釋:這是一個我不願意進去,但被迫進去的地方。然後,我肯定要想方設法從這個地方逃出去。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便是一種逆境,是被迫的。比如,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你的選擇,某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你也同樣不能選擇。所謂積極生活,亦不過是超越了被動與困境,在別無選擇中積極選擇罷了。

如果我們只是將“監獄”當作人生的一種境遇或條件,我們更應該考慮在此處境中囚徒要做些什麼,而不是外部環境強加給了我們什麼。

從自由的角度來說,無論生活在怎樣一個國家或時代,人的一生都像是在監獄裡度過,監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類比環境。

《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逃犯”永遠在路上,而且永不絕望!

梵·高曾經說過:“生命是一次沒有人能活著逃出去的冒險”。在他的畫《吃土豆的人》裡,就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一種在極端壓抑之下,又有著積極生活訴求的人們的慾望與焦慮。

盧梭有云:“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我說,人無往而不在悲慘之中,只是人們不自覺而已。

所以,人的生命歷程就像是一次逃獄。那麼,一個囚犯到底如何積極生活與頑強抵抗呢?《肖申克的救贖》無疑給出了最佳的答案。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入了冤獄的銀行家如何前後花了十九年的時間挖地道出逃的故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同題材的、場面更加宏大的《勇敢的心》敘述的則是集體解放,明修棧道,最後功敗垂成;而《肖申克的救贖》敘述的卻是個體自救,暗渡陳倉,引發的是一場關於自由的大討論。

談到個體自救,索爾仁尼琴曾批評道:“魚群從不會為反對捕魚業而集體鬥爭,它們只是想怎樣從網眼裡鑽出去。”

當然,我並不低估散兵遊勇的魚各自穿越網眼的價值。顯而易見的是,索爾仁尼琴的批評並不適合銀行家安迪,——他出逃後,不但沒有一走了之,而且徹底撕破了“體制”這一張大漁網。

《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逃犯”永遠在路上,而且永不絕望!

是故,一個國家的群體解放若不是建立於個體自救與自由獨立的基礎之上,難免會將這場解放異化為只是在不同的“監獄”之間轉移人民的遊戲。

就像奧威爾筆下的《動物莊園》一樣,儘管拿破崙趕走了人,解放了曼納莊園的動物,宣佈了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是,用不了多久,有權有勢的豬便會像人一樣直立行走、高談闊論,把莊園變成了一座“美麗新監獄”。

“你們自由了,這是西德領土。”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

當政治家們沾沾自喜,吹噓自己的貢獻時,柏林人卻置之一笑——對於他們來說,柏林牆見證的亦不是冷戰這樣的宏大主題,而就是成千上萬的小人物穿越網眼的故事。

從主觀上說,他們各救自身,但在客觀上卻起到了集體衝破漁網的效果。柏林牆之所以倒掉,是因為即使是那些實施“庸常的惡”(指被體制同化)的衛兵,都要逃到西邊去。

如有論者指出,正是無數小人物以自己的生命和覺悟,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傳說,而這個傳說的名字就叫做——自由。

只有此時,你才能明白,人們對自由的追逐,不僅解放了被囚禁者,也解放了綁架者。捍衛自由,因此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遊戲,而是人類尋求共同解放的偉大征程。

《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逃犯”永遠在路上,而且永不絕望!

“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讓觀眾們屢屢感動不已,是因為那一刻我相信,即使是身處獄中,即使是囚徒,仍可以積極的生活。再比如《美麗人生》裡,給孩子做遊戲的那位猶太父親羅伯託·貝尼尼一樣。

自由,是何等的驚心動魄!希望,對於一個人來說又是何等重要,它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抵抗阿倫特筆下的“庸常的惡”,不被絕望體制化,不像狗一樣趴在地上,從此懶得動彈,任憑無休無止的打罵。

對於安迪來說,肖申克監獄註定只是他生命中的過客,只有自己才是命運的舵手。即使像貝尼尼那樣不幸身死,我們又有什麼可悲嘆的呢?他始終笑面人生,是納粹集中營裡真正的主人。

“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人。”唯有自由的思想,才能使我們不必依仗或害怕權勢。

一個熱愛獨立與自由的人,一個把自己的一生當作遠大前程的人,應該始終如一地保有一種“關不住”的精神,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紅杏出牆”!

《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逃犯”永遠在路上,而且永不絕望!

張鋒編撰 庚子春寫於望城翠彧軒

注:柏林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設施,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含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民的自由往來。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建築的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戰車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二戰結束後冷戰時期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1989年,發生“東歐劇變”,匈牙利政府開始向西德和奧地利等資本主義國家自由開放邊境,東德政局開始動盪,大批民眾途經匈牙利外逃至西德。

當時,柏林、萊比錫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民眾抗議遊行活動。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東德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被迫開放。

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最終和平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