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已滅亡:為何所謂的女德教育還層出不窮?

大清早已滅亡:為何所謂的女德教育還層出不窮?

昨天,一則女德班捲土重來的新聞在微博上引起廣泛的熱議,他們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旗幟宣揚著①男為大,女為小②婚姻四項基本原則: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③穿得時尚暴露,等於叫人強姦。更可怕的是,這個女德班主要針對的是5-18歲的未成年兒童。想想都可怕,實在難以想象,這是21世紀的中國,作為現代女性不僅甘於成為女德的奴隸,並且還相信這個教育對他們的孩子有益。

大清早已滅亡:為何所謂的女德教育還層出不窮?

為什麼這些早就應該丟到垃圾堆的女德班為何還會大有市場?這可能還是因為,現在主流社會依然是男權的,大眾潛意識還是認為,女人的價值必須通過婚姻的幸福來證明,尤其是嫁一個主流認可的好男人來確定。正是因為這種思想大行其道,當一個女人婚姻生活不幸時,她會開始懷疑否認自己,從而病急亂投醫的找到了女德班。她們希望通過接受欺騙自己的理論,以變讓自己快樂一些。

一個女人不能被婚姻和愛情所定義,她需要自由。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人的回答:

自己是一個家庭主婦,每天在家帶孩子辛辛苦苦,既要關心孩子生活飲食,又要陪孩子玩耍,輔導孩子作業。各種辛苦自不必說,但沒人說我是一個好媽媽。

而孩子一旦生病或者學習成績下降了,別人就會說:你這個媽媽怎麼當的。

但是如果一個男人來幫忙帶孩子,哪怕偶爾帶孩子出去玩一次,偶爾接送幾次孩子放學,那麼別人都會稱讚他是:真是一個負責任的好爸爸呀。

我們會不自覺地對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缺少任何一方都構成不了幸福,可為什麼在生活中女人要求更高呢?

大清早已滅亡:為何所謂的女德教育還層出不窮?

姚晨在《星空演講》裡講過:

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很高。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新西蘭女總理在任職期間生下一個寶寶,在面對記者問道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時說

我丈夫會成為全職奶爸,他會照顧家庭而我繼續做我的事業。由此可以看出,並不是女人的能力不如男人,而是她除了在職場中拼搏,還要兼顧家庭。可以說正是因為女人的付出,男人才能獲得在職場中被優待的條件。

所以並不是男人生來比女人優秀,而是男人的背後有個女人幫他處理那些瑣碎的事情,而女人背後空無一人。

當我們步入社會,在職場中大家都告訴我們男女平等。但當我們真正從男性視角看世界時,就會發現女人所遇到的問題,在男人的世界根本不會出現。不會有人對他們說,男人就應該不出去工作在家帶孩子。不會在求職的時候被問道是否結婚了。更不會有人問他們,你們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

可以說,女人從一出生,就選擇了困難模式,希望每個女人都能被這世界溫柔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