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文/胡藝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前排右一為餘開基教授

  • 一、音樂萌芽

談起從藝生涯,年近八十歲的餘開基教授妙語連珠,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他說:“我出生在一個與音樂毫無關係但文化氛圍卻很濃厚的家庭裡,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家逃難住在四川萬縣的農村裡,當時我只有四五歲,幾個哥哥在縣城念高中,他們都是愛國的熱血青年,週末常約一些同學在家聚會唱一些當時流行的抗日歌曲和藝術歌曲,如長城謠、松花江上、夜半歌聲等,當時的鄉村沒有什麼音樂生活,它們富有激情的歌聲深深吸引著我,打動了我幼小的心靈,我躲在屋外傾聽,雖然不懂歌曲的內容,但它的旋律浸淫著我的靈魂,直到我長大後才知道這些歌曲的名稱,仍被它深深地感動。也許音樂的種子在那時已經種植在我幼小的心靈中了。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抗戰勝利後我家遷到武漢,記得我家對面就是著名的民眾樂園,父親常常帶我去看京劇,我又被京劇吸引,愛上了京劇,並學會了很多京劇的唱段,經常和我五哥在家學唱,家人都覺得我嗓音好,清亮圓潤且有韻味,所以要我多多當眾演唱。傳統京劇的薰陶,對我走上音樂道路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小學到初中我都是文藝活動的骨幹。記憶最深的是初三時看總政歌舞團演唱的“黃河大合唱”,那激動人心的歌聲敲擊著我的心靈,禁不住熱淚盈眶,不能自己。音樂強大的力量使我感動得久久不能平靜,我記了一篇日記,至今保存著。我立了志願,我要學習音樂,我要成為一名歌唱家。’’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 二、放歌楚天

1956年他被原中南音專附中(武漢音樂學院 前身)錄取,出色的聲音天賦加上勤奮好學,為之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1964年他從武漢音樂學院畢業分配到原恩施自治州歌舞團,成為一名歌唱演員。正當在他歌唱黃金年華,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浩劫”幾乎粉碎了了他少年時代當歌唱家的夢想。在那特殊的年代,他曾在書店賣過書,上過“五七幹校”,下到農村插隊勞動鍛鍊,經受過“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磨練。他沒有消沉,也沒有磨滅他頑強的意志與對聲樂事業的執著追求。

文革結束,他調回恩施自治州歌舞團,重回他熱愛的歌唱舞臺,他曾暗暗發誓要加倍努力,將失去的近十年藝術生命奪回來。他每年參加近200場演出,他的演唱和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歌劇人物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和歡迎。他曾在“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奪印”、“淚血櫻花”、“江姐”等十多部大型歌劇中擔任主角。

他演唱的歌曲多次在湖北臺、中央臺、海峽之聲電臺、湖南臺、長沙臺播出,特別是他領銜主演的民族歌劇“烈烈巴人”,在1985年舉行的湖北省首屆戲劇節中獲演出金牌獎等七項大獎,獲得廣泛讚譽。《江漢早報》在(他為振興歌劇而唱)的文章中稱他“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他那歌唱的強烈震撼力和極具美感的高音衝擊力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是一位不同凡響的歌劇演員”。也就在餘開基先生第二次藝術生命的高峰期,人到中年的他又迎來了藝術生命中的一個新的轉折,1986年他與夫人趙世玲雙雙調入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從舞臺轉向了聲樂教學的講臺。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 三、勵耘湘江

從舞臺到講臺,餘開基先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藝術領域。為適應大學聲樂教學的規律,他努力去思考、學習、總結研究國際國內聲樂演唱教學的前沿信息和知識,將自己多年舞臺演唱表演的心得體會和經驗轉化上升為理論,以指導自己的聲樂教學實踐工作,這也是他的優勢所在。餘開基先生憑著多年積澱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人文修養,他在《黃鐘》《音樂創作》等國家級專業理論刊物上發表了近三十篇論文。同時出版了《音樂文化趣談》《音樂文化修養及賞析》《音樂高考強化訓練聲樂卷》、《攀登者的足跡》等一百多萬字的專著。特別是《聲樂卷》一書十四次再版,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受聲樂學子和聲樂愛好者的歡迎。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可說是餘開基先生的為人寫照。在藝術上嚴格要求,在聲樂教學上誨人不倦。他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他不但精心要求學生掌握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而且特別重視學生聲樂藝術表現力的培養,他發表在《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的論文《聲樂藝術再創造能力教學探討》獲美國洛杉磯科爾比文化信息中心優秀論文獎。由於他在聲樂教學上的卓越成績曾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獎、湖南師大教學成果一等獎、首屆金鐘獎合唱比賽優秀指導獎、湖南金旋律聲樂比賽聲樂指導獎,新加坡國際聲樂比賽最佳指導獎等獎項。餘先生對人真誠謙和,寬容,在湖南音樂界享有極高的聲望和良好的口碑。多年來他奔走各地舉辦數十場聲樂講座,組織多場高質量的音樂會和學術研討會,為推動和繁榮湖南的聲樂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000年餘先生退休後,又應邀創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聲樂系(現為音樂學院),擔任首屆系主任。他白手起家,在院董事會支持下,他以高質量、高起點建系核心理念指導下,雖年過花甲,但壯心不已,為建系日夜奔波操勞,經過數年的艱苦創業,在湖南高等音樂教育領域中異軍突起,脫穎而出,在短短四年中以優異的教學成績躍居大學本科的行列。現在的涉外音樂學院已發展成為學科齊全,師資雄厚,設施一流,擁有教師100多人,學生2000多人的音樂學院了,人們都說“沒有餘開基教授也就沒有現在的湖南涉外的音樂學院”。餘開基教授曾說:“我從師大音樂學院到涉外音樂系工作到第二次退休,是我藝術生涯中最充實,最快樂,最自豪又有成就感的十年。”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 四、桃李滿園

餘開基教授五十年的演唱和聲樂教學生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歌唱表演和教育人才,他常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高校聲樂教師,我沒有顯赫的成就,我的作品就是培養了一些學生和寫了幾本書和文章而已。”多年來餘先生所培養的學生中有七十多人在國際、國內聲樂大賽中獲獎,其中武漢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江明教授,總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王麗達、中央歌劇院首席女高音,梅花獎、文華獎獲得者、中國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陳小朵,中國歌舞劇院女中音歌唱家張卓,重慶歌舞劇院副院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劉廣都曾受教於餘先生的門下,同時還為湖南培養了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譚紅星、李悅、胡琪梅、李慈庸等優秀的聲樂人才,他們都活躍在三湘大地的聲樂藝術舞臺和講壇上。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2014年湖南省音樂家協會,長沙市音樂家協會,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和友誼阿波羅集團共同主辦了餘開基教授藝術生涯五十週年音樂會,集中展示了他 在五十年演唱教學工作過程中的驕人成就。他的歌唱家學生們齊聚一堂登臺演唱,令人感動的是歌唱家王麗達為報恩師,因腳傷坐著輪椅上臺演唱,全場觀眾為之動容,使音樂會掀起高潮,也成為樂壇一段佳話。北京音樂週報主編白宙偉先生撰文《五十年做的兩件事——聽餘開基教授藝術生涯五十週年音樂會》中說:“餘開基教授五十年從藝做人,教書育人,把人放在前面,感動著自己,感動著他人,感動著學生,因而藝自心生,得其真諦,亦得厚報,.正如此音樂會所昭:星光燦爛,桃李芬芳。”餘開基先生在聲樂領域取得的成就和聲望,曾多次擔任國際國內聲樂大賽評委,並應邀在新加坡舉辦聲樂藝術學術講座,反響熱烈,深受好評。

已到耄耋之年的他雖退休在家,仍關注著聲樂藝術的發展繁榮,關注著後輩們的成長,他謙遜的說:“在我人生的藝術道路上,雖飽經滄桑,歷盡坎坷,但追求事業的夢想矢志不移,儘管我取得的成就離少年時代夢想的目標相去甚遠,可對聲樂藝術的高峰仍然是高山仰止,心響往之。人生總有諸多不足和遺憾,但我曾經努力過,奮鬥過,雖成就甚微,也就只能聊以自慰了”。

我們衷心祝願餘開基教授開心快樂,健康長壽,藝術生命長青!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現代名人研究》統一刊號:2257/SG


名家簡介

餘開基,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聲樂教育學會理事,湖南省音協聲樂藝術委員會會長,音樂教育委員會副會長,省音協合唱聯盟藝術顧問、湖南省音協理論創作委員會顧問、湖南師範大學教學督導。

放歌楚天春華秋實,勵耘湘江杏壇枝慧——記聲樂教育家餘開基教授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原音樂系主任。曾任湖南省民盟省委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師大民盟南院主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