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教育——我們一直以來始終在探索著、實踐著、改變著的大命題,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終端,是連接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隨著《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的相繼出臺,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已經邁入深水區。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面對高考教育變革,我校普通高中部對如何做好教育教學變革以及如何面對今後的挑戰更是給予高度重視。2019年3月3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中心副主任、教育學博士、研究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王凱教授來我校調研,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英華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季明明教授,英華學校校長林向陽,副校長、普通高中部校長李子勝全程陪同。王凱教授與我校普通高中部77名教師一起就“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相關問題展開研討交流。本次交流主要圍繞“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背景分析、高中課程改革、考試評價整體變革趨勢、對高中教育的挑戰、如何應對高中教育改革”等內容展開探討

聚焦 深度解讀深綜改大背景 整體把控教育改革新機遇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交流伊始,王凱教授將“學生要做自己學習的教學者,教師要做自己教學的學習者”作為本次調研與交流的主旨思想。他表示,在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背景下,學校未來發展將面臨著3個重要核心問題:學校要聚焦未來發展內驅力並精準定位未來發展支點;學校在改革進行過程中要明晰發展方向,明確發展目標從而不斷破冰前行;面對教育改革特徵和內涵,學校要做好由淺水區向深水區經驗轉型,並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方法。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王凱教授指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已成為國家正式命題,這也是高中教育的全新定位:打破象牙塔,培養適應社會生活的社會人;面對高校對口專業,培養適應高等教育的學術人;以選課走班為起點,做好學生未來職業預期規劃,培養適應未來職業的職業人;以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為最高目標,培養可持續成長的發展人。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王凱教授分析學校教學未來發展趨勢

此外,王教授還對高中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解讀,並分析了課程設置與教育教學培養目標之間的重要關聯,同時對高中課程新結構以及考試評價體系整體變革進行深度剖析。他強調,未來高考具有選擇性、開放性等特點,所以我們要以發展的視角重新認識高考。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此外,王教授還對高中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解讀,並分析了課程設置與教育教學培養目標之間的重要關聯,同時對高中課程新結構以及考試評價體系整體變革進行深度剖析。他強調,未來高考具有選擇性、開放性等特點,所以我們要以發展的視角重新認識高考。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應對 整體佈局,重構課程,改進課堂 積極應對教育改革

“面對高中教育改革帶來的挑戰,我們將如何應對?”,已然成為本次交流過程中的核心問題。王凱教授表示,面對挑戰,學校應該以“高站位、長規劃、深耕做”的姿態進行整體佈局,並基於培養目標重構學校課程,還要特別注重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改進。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英華教師認真聆聽、記錄

王凱教授強調,英華要以核心素養為原點構建涵蓋多元課程結構、豐富課程活動、高品質課堂教學三個空間維度的英華課程實體;重點植根於課堂,與教師建立關聯,全面推進涵蓋理念、實踐、課堂以及教師本身在內的多維度英華課程實體建設。

共話 共話高中教育新變革 探索教育教學新設計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交流與指導,大家對高考教育教學改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認知。在“高中教育改革與應對互動式工作坊”座談中,普通高中部的老師們針對本次交流期間以及以往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座談期間溝通交流

李子勝校長: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未來升學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王凱教授:教育部以“誰使用誰評價”為原則,評價過程以人為基本,作為價值論斷,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中的“高考”與“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是最主要的兩項因素。大學自主招生愈發嚴格,綜合素質評價在實施過程中又存在一定難度,其發展過程還需不斷探索與完善。

在聽過王教授的解答後,林校長表示:“此次雙方交流恰逢“兩會”開幕,對於英華教職工而言,也要做到兩會——“會教”、“會學”。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通過“會學”適應不斷變化的未來,不僅教會學生,更要促使學生學會,開發英華學子會學甚至會教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力,最終成長為個性發展、協調發展的“彬彬君子 風範公民”。”

本次研討交流在教師之間引起強烈反響與共鳴。最後,季明明院長對本次交流作出總結性發言,他表示:“王教授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闡明瞭高中教育變革與應對舉措。今天我們圍繞我國高中教育特色發展、高考制度改革、英華課程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讓在座的每一位英華人備受啟發。在教育改革宏大目標的指引下,課程永遠是改革核心,課堂則是我們改革過程中的深水區。”

英華“高考教育變革與應對”研討交流會圓滿舉行

季明明院長做總結性發言

在教育現代化核心命題下,季院長再次強調:“國之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課程為根。同時,這也將影響著立德樹人與素質教育目標的落實,更影響著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目標的推進,甚至影響國家前途與命運。我校基於“英華共識”總體指導,紮實推進“四六規劃”戰略目標,提出“五大建設”任務,其中,課程建設仍然是龍頭工程。在這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我們要思考國標課程如何進行校本化設計,從而成功落地實施併成為我們教師的核心能力。”

季院長表示,在目前新形勢的影響下,校長、學部校長的課程領導與管理能力都將成為其核心能力,所以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所有英華人要重新反思,抓緊時間學習。英華教育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在於為所有英華教師提供學習、提升自我而服務 ,為各學部、各部門早日成為研究型團隊打下堅實基礎。未來,英華還將繼續邀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教育專家與英華教師零距離接觸。

一天的交流座談結束後,英華教師紛紛表示教育改革在被全社會關注以後,學生與教師都將迎接新的挑戰,而英華正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深耕細作,探索並緊抓每一次能為英華學子一生幸福做奠基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