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时间复利,你就赢了大半

说起“复利”,大家可能有一丢丢陌生。

如果我们换个说法,说“利滚利”、“驴打滚儿”,想必绝大多数人可以秒懂。

1.啥是“复利”

实际上,它就是我们从《白毛女》中了解到的那种小额本金迅速生利息的方式,结果是可怕的、几乎无解的。

钱的复利有多厉害,一段时间之后威力有多大,我们很容易直观理解:杨白劳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最后只能拿女儿来抵债,生生的一出悲剧。

这么看,似乎复利是种让人无奈又无力的坏事情,甚至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是我们要想尽办法避免的。

掌握时间复利,你就赢了大半


其实不然。

所有的工具是好是坏,都不在工具本身,而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以及使用它的目的

比如,枪可以杀人,也可以自我防卫,更可以换取权力和权利;火可以给人带来光明,让人类吃到熟食提高身体素质延长寿命,也会带来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正如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枪和火是好的还是坏的一样,我们也不能粗暴地说:复利是坏的

2.时间的复利,可能比钱的复利更有力量

时间的复利,尤其如此。

只是,它经常被人忽略,就像我们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忽略呼吸,在有蓝天白云时对“大气污染”没有概念一样。

事实上,时间的复利是一些人手里锐利的方法论,也是他们所向披靡的武器

这样吧,我们来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据了解,保龄球的规则是这样的:

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

看,分数就这么轻易拉开了,差距就这样产生并自然随之扩大。

社会的记分规则/奖励规则也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儿,就会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叠加恰恰造成了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形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

掌握时间复利,你就赢了大半

时间的复利对人的奖赏,有时远远大于钱的复利能带给人的。

钢琴王子郎朗,幼年时起每天练琴至少6个小时。注意这几个关键词:幼年起,每天,至少,6小时。如今,他是顶尖的钢琴演奏家。时间复利,就是这么有效。

作家林清玄,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写3000字以上。他30岁时就已经得到了台湾所有散文大奖,后来更是被称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这等殊荣,自然也是时间复利的结果。

这么说吧,掌握时间的复利,几乎是所有有所成就者的秘诀之一

因为,时间是绵延的而非机械的,时间的复利带来的不止是量变,更会是质变

3.如果你开始运用“复利”,会发现事实就是如此

比如说,你每天写200字,一个月就是6000字,一年下来,你就攒了7万多字;如果每天写500字,一年不间断写下来就会有将近20万字;而如果每天写千字文,同样的时间,码字的数量就几乎是翻翻的,那是40万字啊啊啊——要知道,《史记》是52万字,一本普通厚度的书,大概也就是20万、30万字的样子。

这样一来,时间复利的效果就肉眼可见且触目惊心了吧?!

掌握时间复利,你就赢了大半

当然,开始时的习惯养成,中间的坚持,都是关键,因为“破窗效应”总是会跳出来搞破坏:一旦缺了一两天,就可能缺三五天,这个事情就黄了。

但坚持到一定程度达到“自动驾驶”状态,就开始享受结果的美妙了:一件事情,积累越多,做得越久,就越容易见成效、出成果。

成果成效的奖励,是惯性良性循环的开端

另外,很多时候,今天错过的事情后来再补也是补不过来的。比如,小时候非常喜欢某个玩具但始终没有得到,长大后一口气再买它10个就能补上吗?!

非也,非也。

时间的复利中,也是不能出现这种间断的。

所以,

在时间长河中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一直做,一直做,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开花、结果都自然会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