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如同人的生活習慣一樣,有些老店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當中,漸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它存在時,我們不會細心察覺,但當它消失時,你會焦灼不安。

苦等2個月,北山榕樹下的「華藍小館」終於迴歸了。

//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如期歸來

沿著北山路往裡走,看到這顆標誌性的大榕樹,就找到了「華藍小館」。和以往一樣,坐落在榕樹下的小店顯得格外的安然,只是店裡的阿姨都統一戴上了口罩。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走近問老闆,才得知小店因為疫情已經休息了兩個月,上週才終於復工。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滿載人情味

熟客吆喝著點單,順帶與老闆交談起生活近況,彷彿就像街坊老友一樣,最後總會在老闆的那句“夠了,夠了,再點吃不完”聲中結束。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人們三五成桌,喝著他們熟悉的土藥材燉鴨湯,聊著日常的閒事。夾菜、交談,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自然,就跟之前的16個春天一樣。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土藥材燉鴨湯

一煲滋補的鴨湯是每桌的必點項,清甜滋補的老味道,16年來始終如一。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店裡沒有飲料售賣,“想喝東西,就喝我們的鴨湯啦,夠潤。”和家裡長輩的「健康論」一樣,老闆認為一鍋好湯水才是最好的“飲料”。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溫熱的湯汁浸透著鴨子的鮮味和藥材的芳香,一口入喉,嗯,就是這股溫暖的熟悉滋味。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每鍋鴨湯都有一整塊的鴨血,用料可謂是良心滿滿,早春起風時喝一碗,暖胃又暖心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椒鹽魚蝦仔

還記得初來小館的時候,哥哥總想點椒鹽河魚仔,而我喜歡椒鹽河蝦仔,為此總是爭執不下,後來才得知原來可以鴛鴦,複合成一道椒鹽魚蝦仔。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炸制金黃的表層外裹鹹香的椒鹽,落在嘴巴里嘎嘣脆,酥脆到可以連殼連骨一起落肚。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鹹蛋蒸肉餅

一道家常的蒸肉餅撫慰了多少異鄉人的心,每日繁忙工作的間隙,你是否會想起當初母親為你親手製作的肉餅。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鹹蛋滲透在剁的極碎的豬肉中,多了一分香味。綿軟的瘦肉夾雜著些許肥肉顆粒,嫩軟適中,鹹香開胃。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幹竹筍炒腩肉 & 姜蔥大腸

大排檔的小炒向來都是街坊的心頭好,獨有的鑊氣,是獨屬排檔的煙火味兒,幾十道家常小炒,閉著眼睛點都好吃。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春季的鮮筍最適宜和五花肉相伴,鹹鮮可口。而重口味的我更是每次來都少不了一份姜蔥肥腸,下飯一級棒。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對肥腸瘋狂喜愛的我來說,恰恰就是喜歡他的這股“味”,吃的可是非常地過癮。

拔絲番薯香芋

吃到最後,心中還是牽掛著那道甜蜜的拔絲番薯香芋,趕緊招呼老闆來加單,甜甜蜜蜜的收尾完才算圓滿。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一追就是16年!北山榕樹下的滋補老鴨湯,終於迴歸!

外裹金黃的蜜漿,筷子一夾,牽引著甜蜜的餘絲,咬上一口,糯糯甜甜。

人們常說,人情味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種情感,如今我們生活迴歸,人情味也隨之迴歸。此刻,我最想做的就是,帶上爸媽,回到榕樹頭,找回那份熟悉的味道

//

文案 / Joho

攝影 / Devin

設計 / 臭 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