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命筆記七十之漫談民俗

敘命筆記七十之漫談民俗

今天和大家聊聊傳統文化小知識。

說道傳統文化,就先來說說鬼吧。鬼到底是什麼?最早的祭祀活動中,戴面具祭祀的巫師就是鬼,鬼字的原型就是一個帶著面具祭祀的人。樸素的原始思想是萬物有靈,人們對於一切不能解釋的自然想想都歸結為神力。神字的原型是一道閃電,代表著自然界無法抗拒的力量。而鬼是由巫師戴面具裝扮,組織祈福活動的。鬼變成現在意義的鬼,是西周時期。我們常說的鬼其實是魂。魂字代表像氣一樣的鬼。鬼是認知有限的古人一步步創造出來的。

鬼的形象一開始是用來祭祀祈福的,並沒有不好的意思。一般這個儀式的第一個表演的人會帶著面具扮成鬼,拿一個勺子來分酒食。所以鬼加上個代表勺子的鬥,就是魁,表示第一的。

然後天上有一個北斗星,像一個勺子一樣,於是北斗星的第一顆星就變成了魁星,魁星理所當然的代表了狀元,代表了第一。魁首,奪魁的意思不要太明白。

既然魁是對學習很好的形容詞,那麼愛物及物,人們就開始喜歡槐樹。為什麼槐樹會有一個鬼字?因為槐樹真的是一個對人們生活特別重要的樹種。它的皮、葉、果實、花、根等等,都可以入藥,槐樹還是重要的蜜源。而且槐樹生長比較迅速,枝葉茂密,綠蔭如蓋,是天然涼亭,古人都喜歡在槐樹下聚會。以前的村口都喜歡種一棵大槐樹,開會什麼的都在樹下。扮成鬼的祭祀活動也是在槐樹下舉行,久了人們就把這種舉行祭祀活動地點的植物命名為槐。

天上的魁星代表第一,地上的槐樹也就有了美好的喻義,槐鼎、槐位、槐卿都是對官職的美稱,進京趕考稱踏槐,考試月份稱槐黃。

重點來了,前幾天有個人跟我說,有個算命先生說他院裡有一棵槐樹是鬼樹,讓他砍了。我只能說沒文化太可怕。對學業這麼有喻義的樹就這樣被無知傷害了。

關於房前屋後到底種什麼樹的說法還真有句諺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當院不栽鬼拍手。這又是什麼意思?

首先要明確,不是說家裡不能種桑樹,中國自古就有在家裡種桑樹梓樹的傳統。只是說不要種在門前。前不栽桑,桑諧音喪,不吉利。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門前種果樹都不好。種了果樹你輪不到吃,還招來一些偷果子的惹是非。

後不栽柳是因為柳樹的柳絮有防火隱患,同時柳樹不結籽,種在房後諧音後溜,有絕後的意思。但是古代在房前種柳樹的大有人在,柳樹諧音留樹,留財留人。古人送別都願意在柳樹下,就是喻義留步。

當院不栽鬼拍手,鬼拍手是楊樹。楊樹第一不成材,長得快長得高還易折斷。我就親眼看見過楊樹被風吹斷砸壞房子的事情,另外楊樹葉子像手掌,風一吹噪音極大,影響休息。

楊樹柳樹都屬於根系生長快,破壞路面的樹種,現在城市綠化已經不怎麼用楊樹柳樹了。所以這些民諺還是有一定道理。

有些人說松柏不適合種在陽宅,他們就是就是覺得松柏墓地裡種的多,陽宅種了不吉利。這簡直就是對古文化的侮辱。凡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園林或者名人故居,哪家不種松樹柏樹,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古代除了帝王意外,其他人墓地是不許種松樹柏樹的。民國以後普通百姓的墓地才開始慢慢可以種松柏喻義萬古長青。風水先生有時候還真不靠譜。

從以上這些文化能看出來,很多風水先生是:“抓住一件事兒,其餘全靠編”的套路。

既然說到了死亡,咱們再聊聊一些殯葬的規矩。

各地的殯葬都不同的規矩,我只說說遼寧我老家這邊的一些規矩。

首先說壽衣。壽衣分幾腰幾領,一般都是單數。壽衣和我們普通的衣服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口袋,沒有領子、沒有釦子。我聽老人說沒有口袋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意思,沒有領子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釦子就是說沒有羈絆。所以老人都是請人做壽衣。一般都提前做,尤其是身體不好的時候,傳說做了壽衣還能沖沖喜。我爺爺奶奶二十年前就把壽衣做好了,沒事還總拿出來曬,花花綠綠的,我覺得不好看。

現代人越來越不喜歡傳統壽衣了,老劉太太明確說走的時候不穿壽衣,她覺得那東西看起來嚇人。她說走的時候要把平時最喜歡的衣服穿上。凡是心情最重要,規矩是人定的。

再說說燒七。全世界都喜歡七,比如七天是一週。創世說的七天,佛教有七寶、佛祖出生向東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人們之所以對七有崇拜,是因為你站在地球上看周天星斗,肉眼可見只有七顆星是在天球的恆星背景中有位移。分別是太陽(陽),月亮(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因此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七崇拜。

所謂的七天造世說,七寶等等都是先有了對七的崇拜再附會的。北斗七星是中國特色,西方不講北斗,北斗七星只是大熊座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很有趣,在中國的天文觀裡,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北極星加在一起一共十四星,就是紫薇斗數中的十四正曜,其中南鬥注生,北斗注死。因此七這個數字就代表了死亡。凡是與涅槃,死亡相關的多用七。

中國對於不好的事情喜歡用單數,所謂好事成雙,壞事就單。(福不雙至,禍不單行表示不服)所以燒七隻燒一三五七,這個好像全國都一樣。

最後說一下節氣。現在不少人對節氣重視的不得了,其實如果你不是種地的,對節氣真的不用那麼過分重視。很多人認為節氣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存在,我說有力量,但是不神秘。

中國和國外的歷法有所不同。中國一開始是通過觀測日影的方式來確定太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兩個點來確定季節的,所以中國把一年分為春秋兩季節,而西方是通過白天黑夜均分的春分點為一年的開始(白羊座)。

後來中國有了四個季節,兩至,兩分。

再後來又多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春、立冬。

八個節氣產生後才有了八風的說法。就是不同的季節有了不同的風。

《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

人們又學會了通過觀測北斗星斗杓指向辨別季節,於是開始把季節和方向統一起來了,於是有了八方之風。東北曰炎風,艮氣所生,一曰融風。東方曰滔風,震氣所生,一曰明庶風。東南曰薰風,巽氣所生,曰清明風。南方曰巨風,離氣所生,一曰凱風。西南曰悽風,坤氣所生,一曰涼風。西方曰飂風,兌氣所生,一曰閶闔風。西北曰厲風,乾氣所生,一曰不周風。北方曰寒風。坎氣所生,一曰廣莫風。

再後來通過觀測月的圓缺,一年確定了十二個月。伊斯蘭曆、儒略曆等等曆法都是十二個月,原因相同。

然後中國一年用六十甲子循環六次來表示一年,十五天成為一個節氣,進而產生了二十四節氣。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二十四節氣的名字,順序前後變了很多次。比如驚蟄,一開始驚蟄位於立春之後,穀雨之前,後來調整成今天的樣子。

好了,今天先寫到這,大家可以對感興趣的民俗傳統文化在下面留言,我講給大家聽。祝願每一個朋友都能成為不迷信,講科學,實事求是的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