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圖源視頻及網絡


“我經常會漏尿”,不知道你們的媽媽有沒有跟你們說起過這樣一個看上去有些“尷尬”的話題?

在很早的時候,拇指君的媽媽曾經和我說起過這個話題,記得當時,我回了她一句“這有啥大不了的”然後就匆匆掛了電話。

直到半個月前的母親節,我才明白這件事是真的有些“大不了的”——

5月12日,Ella在社交平臺上說自己“打噴嚏,原地跳躍,跑步等動作都會造成尿失禁”,診斷書上寫著“壓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脫垂”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在接受手術治療後,Ella的問題已經好了很多,她用“幸運”來形容自己。

“但是,有些人並不是,尤其是我們媽媽的那個年代,

她們只能接受身體的變化,認為那是生完孩子後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問題”,“甚至不敢跟人提起”。

Ella在最後說的那句“母親不是超人”,就像一個巨大的巴掌打在拇指君的臉上。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會忘了這一點,理所當地把發生在一位母親身上的變化當成“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

“當媽哪有不辛苦的”,“大家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在日復一日的“小事”中,這些言論伴隨著孩子無休止的啼哭,最終會壓垮一位所謂的“剛強的母親”。

而她做出最極端的反抗,就是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

《坡道上的家》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2018年,日本各大電視臺都在播放著同一個案件:年輕媽媽安藤水穗,將出生僅8個月的女兒放入浴缸溺斃。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記者們跑到安藤水穗的家邊上,挨家挨戶地去採訪,想從鄰居嘴裡挖出些“猛料”。

有人說安藤老愛比較,拿自己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也有鄰居表示經常能從坡道上聽到他們家傳出來孩子的哭聲,安藤基本不怎麼去管孩子。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有鄰居稱,安藤曾表示:早知道就不生了


評論家們登上電視,用所謂的“面相”來分析這樁驚世駭俗的案件,“這就是一個愛慕虛榮,凡事都要攀比的女人,因為女兒發育不好不能滿足她的虛榮心而痛下殺手”。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大街小巷議論著的人們都在說著同樣的觀點:這種女人根本不配成為母親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女主角里沙子同樣也是這麼認為的。

和安藤水穗“相反”,裡沙子就是別人眼中標準的“賢妻良母”——全職在家,相夫教子。

會在家裡做好飯等丈夫下班,並且在丈夫到家時周到地為他開一瓶冰啤酒。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哪怕是因為要參加庭審沒時間做飯,也會買好熟食在家等丈夫


會陪著三歲的女兒玩耍,花心思做各種點心來哄她開心。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最開始,同為母親的裡沙子怎麼樣都無法理解安藤水穗的行為,“或許她並不適合當母親吧”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轉變發生在案件庭審後。

裡沙子意外被選為替補陪審員,參與安藤案件的庭審全過程。在法庭上,裡沙子真正地瞭解了這個殺掉自己孩子的“惡魔”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全職主婦,面對的是還不滿週歲的孩子和早出晚歸的丈夫。工作日就是一個人在家帶娃,還要掐著點給老公準備晚飯。

至於丈夫呢?回家就跟大爺一樣往那兒一攤,會要求妻子把哭鬧的孩子抱遠點,“不要吵著我睡覺”。甚至經常會為了躲避孩子的吵鬧而徹夜不歸,在外面找個酒店“清淨地過一晚”。

很標準的“喪偶式育兒”。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丈夫對安藤說:走開,我媽就能讓她不哭

慢慢地,安藤的情緒開始有了變化,丈夫不是沒注意到,他注意到了,但是“朋友說了,生下孩子之後的幾個月裡母親這樣的”。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於是他對妻子說“所有人都是這麼過來的,你也可以,再加把勁”,又“貼心”地找來了一個“有經驗的人”來開導妻子。

這人是誰呢?是他媽,安藤的婆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婆婆和安藤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矛盾


毫不意外,這位婆婆的“開導方式”,就是用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安藤,你這有啥,別太嬌氣了

“不能讓孩子一直看電視啊,你為什麼就不陪陪她呢”,“孩子發育不好,就是因為你奶水少啊”,“孩子都是會哭的啊,媽媽抱抱就不哭了啊”....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就是因為你這樣,才連一個孩子都照顧不好吧?”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這話聽著耳熟不?是不是像極了大部分長輩都會說的話?

女主角里沙子自然也聽到過類似的評論。

因為接下了陪審員的工作,裡沙子原本全職主婦的日常被打破,一同打破的還有從前辛苦維護著的,家庭和美的表象。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匆忙從法庭回來後抱著孩子去買菜的裡沙子

因為要出席庭審,所以白天就不得不把女兒放到婆婆家。女兒文香,三歲,正處於混世魔王的階段,在奶奶家玩了一整天之後就開始對著裡沙子作天作地。

一會要和媽媽玩,一會又要媽媽抱。裡沙子提著滿手的東西,趕著時間回家給老公做飯,但小孩才不會管你這些,不抱我?那我就賴著不走了。

也是非常真實的一幕,對此,裡沙子採取了很多媽媽都會用的方法:假裝自己先走,然後躲到不遠處的拐角偷看女兒的反應。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然而在女兒做出反應之前,丈夫先回來了,剛好和僵持的母女碰了個正著。

矛盾開始產生,丈夫責怪裡沙子怎麼能讓孩子一個人待在那裡呢?裡沙子卻覺得很委屈,這只是一種教育方法而已,自己明明躲在邊上觀察,視野也從來沒有離開過孩子。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可丈夫並不在乎這到底是什麼教育方法,他認定了裡沙子把孩子單獨留在馬路上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虐童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在爭吵中,丈夫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別把陪審員說的好像是什麼大事一樣,如果無法同時平衡好工作和生活,那就不要再去做陪審員了”。

裡沙子至此才明白,原來看似支持自己的丈夫,一直說的那句“別勉強”指的是別勉強去工作。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如果無法兼顧工作和生活,那就回家專心帶孩子。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如果人生是一所學校,成為母親,幾乎就成了擺在每位女性面前最重要的必修課,沒有之一。

在人們看來,她們必須在這門課上修到滿分。

就像是裡沙子的丈夫偷偷地給母親打電話,“她現在有點神經兮兮的,你就幫幫她吧”,以及裡沙子的婆婆塞給她一些“簡單易做又好吃的食譜”,都是為了幫助裡沙子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滿臉和氣的婆婆笑嘻嘻地對裡沙子說“不要讓丈夫擔心”


當“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逐漸變成了某種“常識”,更可悲的是,連女性自身也開始被這種常識禁錮,認為“做不到滿分,我就不適合做母親”

就像裡沙子,一遍遍撕掉,或是刪掉婆婆給的簡單食譜;一次次剋制自己面對女兒胡鬧時的怒火;在丈夫突然帶人回家的時候,也要逼迫自己像個超人一樣迅速的準備好招待客人的菜餚。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歇斯底里地向丈夫和婆婆證明自己能做到滿分,因為“一般來說,母親不都是這樣的嗎”

在大眾的認知中,母親就該是完美的形象,什麼抑鬱,什麼神經衰弱,不存在的。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安藤的婆婆在法庭上對於母親這個角色的看法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歌頌母親的偉大,“媽媽是超人”,卻很少會有人告訴我們成為一個母親需要面對的究竟是什麼。

月初,一條有關於“生育中那些沒人告訴過你的屎尿屁”在微博上被轉發了近9萬次,第一次把女性在生育過程中所面對的身體變化明晃晃地擺在了檯面上——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根據美國專業醫療網站的統計,女性常見的產後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產後感染(包括子宮,膀胱或腎臟感染)分娩後出血過多會陰部疼痛(陰道和直腸之間)陰道分泌物乳房問題,如乳房腫脹,感染和管道堵塞妊娠紋痔瘡和便秘尿或大便失禁脫髮性愛時的不適難以恢復懷孕前的身材…


這些還只是毛毛雨,比肉體不適更嚴重的是心理的奔潰:產後抑鬱症

據統計,大約10 個產婦裡面就有一個會的產後抑鬱症(10%~15%),一半以上的人會出現產後抑鬱的情緒(50%~80%)。

數據可能無法直觀地表現事態的嚴重性,來看幾則新聞。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而壓垮她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就是旁人隨口那一句“有什麼好哭的,當媽不都是這樣的嗎?自己調節一下就好了”。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2017年,湖南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跳樓,在朋友圈留下了足足17頁的遺書


甚至當她們被逼到絕路之後,還會有人指指點點說“太脆弱了,就不適合做一個母親”

一如裡沙子,也如安藤水穗。

《坡道上的家》中,當裡沙子的身影逐漸和安藤水穗重合時,耳邊響起的是安藤水穗的自白:“如果我不這麼做,遲早會出現第二個她”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這句話有些晦澀,或許,只有當一個人真正經歷過,才能深切地體會到其中的含義。

但至少,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特別是男性,可以不那麼理所當然認為“當媽都是這樣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做不到就是不合格”。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請不要用“偉大”來剝奪一個母親崩潰的權利;

請不要用“為母則剛”去要求女性;

請不要把媽媽當成超人。


—The End—

關於成為母親,長輩們避之不及的真相,終於被這部日劇揭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