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各级财政投入近700亿元兜底保障

9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成都举行。

70年四川成就发布会| 2013—2018年各级财政投入近700亿元兜底保障

“我省城乡低保标准低限分别由2015年的4440元/年、2280元/年,调整至2018年的6000元/年、3720元/年,年均增幅11.7%、21.1%。”民政厅副厅长廖永康在回答记者相关问题时说,我省建立起了适应省情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稳步调整社会救助标准。

城乡困难群众尤其是低保户“四大”收入中,低保等社会救助现金收入占绝大部分,且持续稳定、稳步提升,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廖永康表示,2013年至2018年,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近700亿元,全省民政兜底保障工作全面推进。省政府先后出台《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四川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等法规政策。特别是2014年,《四川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建立起“8+1”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厅际联席会议、县级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联席会议,“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等机制相继建立;落实落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全省实现“两线合一”,2018、2019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稳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民生民政兜底保障成效显著。全省常年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38.5万人、特困供养人员48.5万人。2012年至2018年,实施临时救助320余万人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100余万人次。138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其中45个深度贫困县29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