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到最后一个都不少“中山医”最强战队载誉归来

坚守到最后一个都不少“中山医”最强战队载誉归来

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132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昨日返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张豪 李斯睿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完成任务,全员归队,中山一院,我们回来了!”7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132名队员平安归来。至此,该院150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已悉数回到广东。广东省卫健委有关领导,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等前往机场欢迎医疗队回家。

精锐尽出

护理部主任一役白头

昨日下午4时许,当飞机舱门打开,率先走出的是著名重症医学专家管向东、著名呼吸重症护理专家成守珍,以及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领队朱庆棠。

“成主任的头发怎么全白了?”在等候区的几位医院同事惊道,眼睛里写满疼惜。这些同事和成守珍同事多年,从未见过这样满头银发的她。

两个月来,这支“打过最难打的仗,啃过最硬的骨头”的“最强战队”经历过什么,非外人所能想象。

中山一院是广东首批援助湖北的单位,从除夕夜开始先后派出三批共150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汉口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同时还派出专家支援东莞、泉州,并作为国家专家组远赴塞尔维亚,是广东抗击疫情的先遣队、主力军。昨日返回的132名队员,从2月7日出征,已在前线奋战61天,救治患者246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超过90%。这支战斗到最后的“特战队”,可谓精锐尽出、大咖云集。

其中,58岁的成守珍是中国护理界著名的呼吸重症护理专家,也是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按照医院部署,她先全力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疫情防控培训,组建前线医疗队和四个护理梯队;后于2月7日带领131名队员驰援武汉,并担任中山一院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书记。

管向东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1月29日,他联合其他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向全国同道发出倡议书:“凡为医者,侠之大者。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四天后,他即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奔赴武汉。58岁的他在武汉乃至湖北各大医院的ICU巡查,筛选最严重的患者,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由于表现出色,成守珍、管向东等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殊荣。

啃硬骨头

速建新病区,攻克危重症

“两天内要建成一个新病区,收治50名重症危重症病人,我们面对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啃的是最硬的骨头。今天我们完成任务,不辱使命,终于都平安回家了,一个都不少!”作为代表发言的朱庆棠教授不禁有些哽咽。短短两个多月,他也憔悴了不少。

2月8日,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正式进驻协和医院西院区,在不足48小时内完成新病区开区,并收治了50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面对病人病情危重、医疗设施有限的困境,医疗队率先在普通病房改造、开辟了具有ICU功能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使西院区ICU床位扩充了25%,大大提升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俯卧位通气、血液滤过技术(CRRT)、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集束化重症护理等一系列先进重症救治技术也迅速启用。该医疗队负责病区成为非ICU病区最早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的病区,也是开展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最多的病区。60多天来,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中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被抢救回来。多项技术得以在前线呼吸危重症病房开展,为重症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医疗队还构建了“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的重症患者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协作优势,前线后方群策群力,急救与治疗并重、新冠肺炎和基础病并重、护理与康复并重。该模式实施后的第三周开始,病区一直保持零病亡记录,为大规模收治重症病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如今,这一经验已被中山一院赴塞尔维亚国家专家组成员应用在欧洲大地。

凭借这些抗疫一线卓越表现,该医疗队的重症救治医疗队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先锋模范

八成是党员,战疫践初心

这还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医疗队,132名队员中党员占比逾八成。

医疗队出发时,中山一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并设置3个临时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战斗前线上。

在战疫前线,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每周五晚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武装,还搭建心理疏导和康复平台“心灵小栈”,开展“一花赠巾帼”等活动,让队员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家一样的温暖。

113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抗疫斗争一线战场上践行初心使命,涌现出朱庆棠、陈振光、郑莹、黄天雯等一大批英勇的抗疫战士代表。

“为爱逆行,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最可爱的人!”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如是评价这支队伍。

“无敌中山医”当仁不让主力军

此次援助湖北,广东共派出2484名医疗队员,其中512名来自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

其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51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含粤东医院)175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6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3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7名。目前,绝大部分队员都已平安返粤。

作为华南最强的医疗力量,无论是17年前抗击“非典”,还是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山医战队”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