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出土的青銅虎子

在東北大地上有一個不起眼而又名聲在外的村子。說它不起眼是因為這只是遼寧省北票市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叫西官營子。

說它名聲在外,是因為這裡有一座山,這座山從來沒有長過草,但是村民都稱這山為"將軍山",傳說下面埋葬著一位大名鼎鼎的將軍。

時間回到1965年,將軍山下埋葬著大將軍的消息傳到遼寧省考古隊,考古隊專門派出小組到西官營子村進行實地勘察,經過考古專家的連夜勘察探測,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結論:將軍山下有3個古墓。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不長草的山

古墓的發掘工作立即展開,周圍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跑來圍觀,作為世世代代長在這裡的人,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陣勢。好奇的村民都想看看"傳說"是不是真的,想一睹大將軍墓的風采。


考古專家們經過研究,決定先對其中最大的一座墓進行保護性挖掘,隨著地表土層的清理,墓地逐漸顯露模樣。墓葬的神秘面紗被一步一步揭開,人們驚奇地發現了好多貴重的陪葬品,比如鎏金銅馬鐙、鼓腹玻璃瓶等。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墓坑

已經發掘出來的文物,讓考古專家們一致認為,此地埋葬的是東晉時期的大人物。為了進一步探究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誰,考古專家決定打開墓主人的棺材。

墓主人的棺材被小心翼翼地打開,在裡面發現了一個金印章,上面有三個大字:范陽公。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出土的龜鈕金印

在東晉末年到十六國時期,能夠安葬在遼寧北票,同時名號是范陽公的人只有一人——馮素弗。他在時北燕的宰相,還被封為統御兵馬的車騎大將軍。

馮素弗本來是後燕的一個小官,因為什麼事得罪了後燕的皇帝慕容熙,導致慕容皇帝下令殺掉自己和哥哥馮跋,兩人逃到深山老林裡躲避追捕。

後來,兩人感覺這也不是個長久之計,與其被昏庸皇帝抓到斬首,不如自己主動起義,即使是失敗了,也大不了還是一死。兄弟二人就暗中籠絡勢力,後來推翻了慕容熙的皇位。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出土的鴨形玻璃注

起義成功後,大家一致推舉馮跋為皇帝。馮跋即位後,封弟弟馮素弗為宰相、車騎大將軍。據資治通鑑記載,馮素弗做宰相時,非常謙虛節儉,以身作則,為朝堂百官做出榜樣,大臣們都很佩服他。

馮素弗做了7年的宰相就去世了,馮素弗的葬禮期間,身為君王的馮跋親自來了7次之多,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按照傳統,大臣去世,皇帝要去三次。由此可見馮素弗對北燕國的重要性,國家損失了一個棟樑之才。

一座不長草的山,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古墓,出土文物竟是世界之最

出土世界最早馬鐙

經過統計,從"大將軍墓"發掘出來的文物共有470多件,其中的馬鐙是目前為止全世界出土最早的馬鐙。


大將軍山為什麼常年不長草呢?考古專家也說出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是當年掩蓋陵墓的土都是經過高溫加熱的,同時在其中加入鹽鹼類物質,就可以避免有雜草生長。這項技術在秦始皇時期已經在運用了,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也是用這樣的方法,避免道路長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