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地下水质级别良好,排名河南省首位。

日前,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继前不久在全省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斩获第一名后,我市的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排在全省首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级别,经认定也达到了优。

省政府关于2019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显示,国家考核中,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 11个省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漯河位列其中。

全省地下水质量级别为较好:其中,漯河、南阳、鹤壁等12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

2019年,面对试点市的提标压力,我市围绕建设中原生态水城和“四水同治”工作大局,坚持工程性措施、工作性措施、管控性措施“三管齐下”,深化“补、分、疏、控、管、建、督”七步工作法,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我市7条国省控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综合达标率居全省6个水污染防治试点市第一;澧河饮用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与此同时,我市纳入河南省“十三五”项目库的22个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5.75万吨/日,人均生活污水处理量全省领先;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除此以外,我市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自动站、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以及集中式水源地技术报告评审、审批和勘界立标等工作,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