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杨葵:我的母校是一所师范类大学——北师大,当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外实践叫“

教育实习”。我们要到中学去给中学生讲课,我当时去的是师大二附中,去给高二的学生去讲语文课。从77年恢复高考到我毕业那年,全校“教育实习”这一项只有我一个人是满分。我讲课讲得还不错,也算是在教育这一行里干过。


很多读者是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开始熟悉我的,这本上世纪末的现象级畅销书由我策划,发行了将近200万册,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找这个书,不过我觉得那个年代对于孩子教育的理解,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异了。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当年跟刘亦婷一起参加节目的韩寒)


这本书跟我做的其他书有一点很不一样,我是个很重视艺术性和设计感的人,但它天头地脚都排满了字,看着很拥挤。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末,孩子父母大部分是60后、50后,一本书卖18还是20对他们来说差别很大。我想让更多人读到这本书,就必须压低成本。今天来听直播的家长可能都比较年轻,80后90后,很可能增减几块钱根本无所谓,但那个年代不是这样。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除了定价,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当时绝大部分的家长很怕听理论,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他们会说“我没时间听你这些长篇大论,我要上班,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办”。所以,这本书的后期宣传和巡回演讲,原则就是多谈实践操作,不硬塞理论。


不谈理论不代表没有,哈佛女孩这本书背后有一整套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则,当时那个女孩的母亲是严格按照这套法则去养育和教育孩子的。但在出版的时候,我们对理论进行了淡化处理,只想让普通家长理解该怎么教育孩子,也有很多高知家长会反对这本书,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太机械化甚至有些残酷,不太顾念孩子的感受。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做书需要事先选择读者,你选择高知家长还是绝大部分普通家长,做书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孩子也一样,需要因材施教。现在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受过很好的教育,会自己找书看,寻求教育理论上的支持。


当时,这本书还高举了一面大旗叫“素质教育”,掀起一阵风潮,甚至隔了一年半,我偶然逛了下书店,整整一书架,全是什么“北大男孩”,“剑桥女孩”,跟风的书特别多。


德、智、体、美、劳


非非:很多年前,我们就在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价值观和底层素养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反倒是现在淡化了。


还有就是我们做教育产品,跟你当年做书的考虑很像,我也希望用更低的价格让更多的家长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说《成语奇谈》这个产品,跟我们以前的产品不一样,因为考虑到使用的孩子年纪稍微大一点,我们就做了一套扑克牌大小的成语卡片,定价比之前要低很多,还包邮。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杨葵:现在孩子的教育,跟当年是有很大不同,上个世纪末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时候,儿童心理学只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大家刚刚开始重视心理学。我在二附中实习的时候才19岁,什么也不懂,就去向家人请教。


当时我嫂子在经贸大学教书,是个很资深的教授,她讲课很受欢迎,我就问她讲课有什么诀窍?她说你给中学生讲课,上课前全班同学要起立,这时候你的目光要跟每个同学目光相接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内心非常细腻,很可能会因为没跟老师目光对接上而走一节课的神儿。那时候只是觉得这个技巧有用,能帮我把课上好。后来发现,理解这一点对教育来说非常关键。


素质教育的核心主干是“德智体美劳”,但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光德和智这两项都会有很多东西可说了。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栏目当时是我帮忙策划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我们请了大批的早教专家,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听人家来讲讲孩子每个阶段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一两岁的间隔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差异。从我个人角度来讲,高举“素质教育”这面大旗没什么问题。


著名文化学者提醒父母:“说教无用,你每分每秒做的事才是教育”


但不要把它理解得特别单薄,就拿成语卡片这样的小工具来说,我一个五十岁的人也会觉得很有用。我现在记忆力衰退了很多,小时候背的诗词就全都忘了,人名也想不起来,很多烂熟于心的不知道出自哪里,背后的故事到底说的是什么。


所以,这些小卡片对于家长来说是新的复习机会。我觉得有孩子以后,最大的变化跟着孩子重新成长一遍。


非非:刚才聊到了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我6、7年前刚进教育行业的时候,跟好多家长刚生完孩子一头懵的状态很像。我上了很多课,拿到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硕士,还有意大利的蒙氏教育,美国的高瞻早教等等,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家长的一些焦虑。


现在信息太多了,我们很多时候无从判断到底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但不管哪种教育理念,本质不会相差太多,回顾我自己小时候受的教育,大操场,教学楼上写的就是

德智体美劳,从古至今,核心也就是这几个字。


杨葵:历史是螺旋上升的,从水平方向看,有汉唐宋元明清的流变,但垂直从上往下看,会发现它们都在一个点上,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育里最重要的,第一是因材施教,说1万条理论,不具体到个人,再好的理论也没有用,第二是你再好的理论形成不了实践也没有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上世纪8、90年代,西风东渐,刚读到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作品时高兴死了,读多了就发现翻译翻得特别累,让读者一直在怀疑自己的智商,等到我后来刻苦学习英文,才发现这是翻译有问题,原文没有理解透,译文也没有传达清楚。


所有的理论都必须自己先消化好然后变成一种大白话说出来,这样读者才能够读懂。家长要先完全消化理论,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来指导实践。

这样,你针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才会有效果,这跟你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是相关联的。


非非:现在很多家长会特别推崇发达国家的一些教育理念,但我会更多元地看待这个问题,社会环境不一样,国情也不一样,适合自己孩子的一个教育。


举个例子,之前大家根本不知道早期学前教育,最近这些年才认识到。最开始只是把幼儿园当做一个托管的地方,小朋友吃好喝好就够了,没有觉得6岁以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我也是经过学习才发现0-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特别关键。


后来各种教育理论都进来了,就觉得自己原来的不对了,开始提倡所谓的“快乐教育”,不要有竞争,不要受到挫折,按规则去学习就行了。


✨真正的教育是家长每分每秒在做的事


杨葵:众说纷纭吧,一派是快乐教育,一派是严格训练,比如郎朗的父亲。这两大派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不奇怪,也别去调和了。


我想说的是家长对孩子,重要不是在你教他什么,而是你每时每刻细密地在做什么,也就是老生常谈的“言传身教”。你在孩子旁边看手机,打游戏,或者看会儿书,养会儿花,这些事儿跟孩子没关系吗?


不对,你每分每秒钟做什么事,比你对他每天进行一小时、两小时的教育,要重要得多。都说基因是父母传给孩子的,你的基因是怎么体现的呢?想想看你现在的这个样子,跟你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是不是相符。


有父母觉得,我的孩子就应该像郎朗那样成为一个钢琴家,每天弹8小时的琴,然而自己就傻呆着,或者玩游戏、打电话、谈买卖什么的。这有可能吗?


孩子将来如果成了钢琴家,家里需要一点所谓的艺术氛围,不一定非要是艺术,哪怕是册子坏了我修补一下。你会发现孩子越长越大,虽然叛逆期天天想跟家长不一样,但千丝万缕细密的地方,脾气啊,性格啊,习惯动作啊都跟家长很像。没办法,从小就受到这个影响。


我父母做到一点是爱看书,比如说休息时就拿一本文学杂志《收获》,不管是专业书还是其他,在家看书是个基本的氛围,还有他们做事情也总是有条理的,有始有终的。这就对我影响很大。


我们永远在想我怎么教育“你”,“你”是一个客体。可是,怎么教育“你”,起到决定因素的却是“我自己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我”这个主体,教育就是不断内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