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教師考試備考:傻傻分不清的遷移種類

學習遷移這一知識點算是考試當中的一大考點,尤其是遷移的分類,在考題當中出現的頻率較高。在考試當中,往往都是以例子型的題型來呈現,而我們在對其進行區分的時候也會遇到些許的問題。如,具體遷移與重組性遷移、垂直遷移與水平遷移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區分一下這些關於遷移的兄弟姐們。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如通常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根據不同的標準,又可以將遷移劃分成不同的類別。

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如:先學會了自行車對後面學習摩托車的影響。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如:高中學習英語語法對初中學習過的語法的影響。這裡的順逆指的是方向,所以我們在判斷是否是順向或逆向遷移的時候,只看方向。

2.根據遷移的性質和結果來劃分:正遷移與負遷移

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作用,稱為正遷移。如學習數學有利於學習物理、懂得英語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語;而兩種學習之間相互干擾、阻礙,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稱為負遷移。如學會漢語拼音對學習英文國際音標的干擾現象,學會騎三輪車會對學習騎自行車產生消極影響。區分時只看結果或影響的好壞,與方向無關。

3.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與概括水平的不同來劃分: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所謂水平遷移是處於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在難度、複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於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也叫橫向遷移。也就是說兩個學習材料之間,他們是屬於同位的概念,並列關係。如:學習了蘋果對學習梨的影響,數學裡學習了正數對學習負數的影響。而垂直遷移,也叫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如:學習什麼是鐵對學習什麼是金屬的影響。一是自上而下的遷移,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影響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的學習。學習水果的概念對學習蘋果這一概念的影響就屬於自上而下的遷移。

4.根據遷移的內容不同來劃分:一般遷移與特殊遷移

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原理、原則和態度的具體應用。也就是說一般原理運用到各種具體的內容,例如:我們學過的槓桿原理去解釋天平、蹺蹺板、瓶起子。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是指學習遷移發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並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即具體經驗遷移到另一種學習。所以它與一般遷移不同,強調的是從一種具體內容遷移到另一種具體的內容。例如習得的體操動作運用到跳水活動中,“木”字遷移到“森”字等。

5.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劃分: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和重組性遷移。

(1)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徵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原有認知結構在遷移過程中不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只是得到某種充實。比如說,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概念“魚”,由帶魚、草魚、黃魚等概念組成,現在要學習鰻魚,把它納入“魚”的原有結構中,既擴充了“魚”的概念,又獲得了鰻魚的新概念的意義。我們平時講的“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都屬於同化性遷移。

(2)順應性遷移指將原有認知經驗應用於新情境中時,需調整原有的經驗或對新舊經驗加以概括,形成一種能包容新舊經驗的更高一級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順應性遷移的根本特點是自下而上。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報紙、書刊、廣播、電視等概念,當這些概念不能解釋“計算機網絡”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在我們原有的經驗系統中建立一個概括程度更高的科學概念“媒體”來標誌這一事物。

(3)重組性遷移指重新組合原有認知系統中某些構成要素或成分,調整各成分間的關係或建立新的聯繫,從而應用於新情境。在重組過程中,基本經驗成分不變,但各成分間的結合關係發生了變化,即進行了調整或重新組合。如對一些原有的舞蹈或體操動作進行調整或重新組合,編排出新的舞蹈或體操動作。對網絡、戰爭、遊戲等概念進行重新組合,就會形成網絡戰爭遊戲這個新概念。此類在英文字母裡也是常見的,例如bread——beard。可以看出,重組性遷移。不僅擴大了基本經驗的使用範圍,還包含有創造性的成分。

郴州教師考試備考:傻傻分不清的遷移種類


更多詳情請關注:http://chenzhou.offcn.com/?jyx

備考諮詢:郴州中公教育-阿西老師(微信號:czzgjy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