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年关。

人越长大,越明白这两个字的复杂和尴尬。

小时候,过年就是压岁钱,烟花,年夜饭,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祭祀。

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年就是“三省吾身”式的灵魂拷问——嫁了吗?生了吗?赚多少?买房了?一句比一句魔幻现实。

爸妈打电话来问:“买到票了吗?”;朋友着急地说:“快帮我加速抢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这个词看起来有点无奈。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有人顶着风雪,穿越人海,只为赶在除夕前回到家。

同时,也有另外一群人,选择或被迫选择了不回家。

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回家的理由却各不相同。

工作一忙就忘了过节

对外汉语教师小镜子:

“一个女孩子,干嘛去那么远,那么冷的地方呢?这大概就是当初我决定来莫斯科时,爸妈对我的不解吧。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拗不过我,同意我只身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汉语教师。”

往往工作的时候,一忙就忘了过节。而且,在莫斯科时没有什么过年气氛的,要不是特意记着,时刻提醒自己快过年了,根本感觉不到中国节日。

去年七月份,我回过一趟老家,跟家人说过不能回来过年。但是,亲戚跟我妈妈提过很多次,包括他们的不理解,觉得我是单身,是家人对我不上心。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而让我费解的是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曾经老家的好友,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有家庭,有孩子,就理所应当觉得我应该跟她们一样。

其实有些路走着走着,你会发现A,B,C并没什么不同,都会有风景,有压力,有收获,有烦恼。

我一般对家人,也是报喜不报忧。之前去别的国家过年,大家聚在一起看春晚,忘了谁唱了一首歌,有一句“想家”啥的,一下子哭了好几个,我也是其中之一。

当代夫妻的终极烦恼:春节到谁家过年

新婚夫妻小西&豆儿:

“我俩一合计,谁家也不去了,别搞到最后大家都不高兴。”

网上说,春节到谁家过年,是当代夫妻的终极烦恼。有人为了这离婚,有人得了抑郁症。我总觉得不至于,但去年我俩结了婚,才感受到了过来人的痛苦。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我们都是北京人,也都是独生子女,恋爱5年结了婚。往年过年都挺好的,各回各家。

今年双方爸妈却老早就问过年回不回家?

我们试着排了一下行程,如果要双方都照顾到的话,得年三十晚上去男方爷爷家吃饭,然后再去女方奶奶家露个脸,再回到男方爷爷家。初一再去女方姥姥家,初二再去女方奶奶家。这还不算七大姑八大姨的。头都大了。

我这还算好的,我闺蜜和她老公老家不在一个地方,结婚4年了,过年回谁家的事还没有解决。去年俩人讨论了好几个月,互不松口,最后各回各家了。过完年回来,俩人还冷战呢。

我俩一合计,算了算了,谁家也不去了,别搞到最后折腾了好几天,结果大家都不高兴。我们就准备去日本过春节。机票很贵,往返一个人要一万多,我们咬咬牙还是买了。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据说,现在东京的热门购物区都挂了大幅的中文迎春横幅,来吸引中国的游客,也是有过年的气氛的。

回来的时候,打算给老人们多带点礼物。回来再和老人们撒个娇,说点儿好听的,把这个难关给过了。

太熟悉故乡的风景 想看看他乡的新年

广告设计师阿庚:

“我这次出门旅行半个月,长沙-南昌-九江-武汉-成都。大年初一,就在终点站成都度过。”

小时候喜欢过年,会期待压岁钱,但长大有经济收入以后,平时和春节的界限就被打破了。现在,过年已经满足不了我对新年的期待,感觉回家过年和平日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出去看看。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如果说过年是为了团聚,大家只是为了亲情的联系,为什么不在平时都时候多走动呢。过年没错,但我不想因为春节反而要承受负担,只是不适应新年里的大鱼大肉而已。

过年回家,饭桌上会有各种攀比,会遇到有很多逃不开的话题。其实,平时大家都不会聊收入和结婚,但是过年就会很怪异地聊起这些。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我是做广告的,会觉得如今的春节更像在为商品服务,告诉你“过年了,你应该买。”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商品卖给你,但不会有更多独特的内容传播给你了。

如果我以后有家庭,会渴望带着父母和小孩每次都去不同的地方过年。那么多年都在家乡度过,我已经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想去其他地方,渴望知道他乡的年是什么样子的,对这个有求知欲。

过年没回家的年轻人:抢不到票怕孤独,抢到了票怕面对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从前春节期间人们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说,不回家过年就是不孝顺。也有人说,过年只是个走过场的形式,一年365天,陪家人不一定非得挑那几天,尽孝要在平常。

如今,对于年轻人而言,春节更像一个歇歇脚的驿站。

他们有的是为了逃避家庭压力,有的是有工作岗位需要坚守,有的只是为了安居一隅,更有的,将这个不那么轻松的日子,视作一次反叛的机会,选择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们拥有更多让自己感到放松的途径,不愿被某种形式束缚,自己的生活,自己才是导演。

一个人自导自演,虽偶感孤独,但多数时候很是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