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河南省鄭州市郭某鵬3月7日瞞報境外旅居史回國事件發生10天后,廣州“毒王”又刷屏了: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劉某,女,24歲,廣東人,這名女子於3月17日被診斷為新冠肺炎,並在廣州市第八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這是一個典型的進口案例。

入院後,劉某的活動軌跡也被曝光:

3月5日,去過泰國旅遊。

3月9日,從泰國回到廣州,在泰國停留了3天多。

3月13日,坐地鐵從魚珠站到廣州站,期間換了3條線路:。

3月13日至3月15日,乘坐高鐵從廣州南站到廣西南寧出差。

從廣州乘高鐵前往廣西南寧出差。(去程車次D3786,返程車次D201)

3月15日,乘坐高鐵返回廣州南站。從南站返回魚珠站時,坐錯了線路。

再返回石壁站換乘至大學城南站。

然後在大學城南站換乘至車陂,再換乘至魚珠站。

3月15日晚,劉某出現咽喉痛和頭痛症狀。

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體溫37.4℃,血常規及CT檢查未見異常。

為了確保一切安全,醫生採集了他的喉嚨咽拭子進行檢查。

3月16日,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劉某的檢測結果呈陽性,醫院按流程將其送至廣州市第八醫院隔離治療。

3月17日清晨,經專家會診,劉某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看完劉的活動軌跡,人們都驚呆了,這完全就是廣州版的女毒王!

人們都說,所謂災難,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人性的善惡美醜,也照出了家庭的三六九等。

這場“下手毒辣”的疫情,舉著一隻放大鏡,讓每對父母都現出原型,也讓每個孩子都露出真相。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深以為然。

父母從小在孩子的內心植入怎樣的內核,將來他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或者積極向上、溫純善良、陽光堅強,或者了無生氣、破罐破摔、怨氣深重。


三流的父母,養的孩子又蠢又壞

前些天,鄭州出過某鵬, 9天,3國,4航班,1火車,連續地鐵上下班!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他輕鬆地打破了鄭州連續19天零新增的記錄,還讓一棟辦公大樓停工隔離。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所有人正宅在家裡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卻飛了半個地球。

他的這番操作,只為看球賽!

好吧,你飛都飛了,境外回來總得主動報備和自我隔離14天吧。

並沒有。

3月8日,9日,這位郭先生當沒事人一樣,如常搭地鐵上下班,如常去食堂吃飯,還順便去了花卉市場和藥房。3月11日,確診了。

內疚,認錯,道歉,不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行為嗎?

但他沒有,面對質問,只是輕飄飄地說句:“我沒看新聞,不知道。”

更可笑的是,最後是他母親出來道歉。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而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多次打電話給他和他母親,他們不是否認去過國外,就是拒接。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最後,有關部門通過大數據發現其有境外旅居史後,立即送醫隔離。

從小習慣父母代為收拾爛攤子,他們往往都養成了極度自私的性格,關鍵時刻,這個特點被放大,造成了這件簡直可以載入史冊的事件。

不戴口罩、隱瞞病情,對著醫護人員咳嗽;還有些人,連居民樓裡的電梯都不放過......

疫情期間,一段“15歲男孩朝電梯吐口水”的監控視頻被傳到網上,掀起一波討論。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視頻裡,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在按下按鍵後,將口罩摘下,朝著電梯門大吐口水。

電梯門上的口水痕跡十分明顯,令人作嘔。

隨後,柳州市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找到了這名“口罩男”——一名15歲的初中生!

直到視頻在網上傳開了,警察找上了門,孩子的家長才開始出面道歉了:

“叛逆期就是這樣,我們又不敢遷怒他......”


“希望大家原諒他吧,他還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何必為難他”


“你們這樣人肉一個孩子,還配圖,你們這是要毀了這個孩子嗎?......”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話裡話外除了包庇袒護轉移責任,就是怪罪鄰居小題大做,“對不起”這三個字,通篇提都沒提。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是唾液和飛沫,口水是最大的載體。

若是在平時,這件事口頭教育也罷,但在敏感時期,這種故意為之的行為已經涉嫌危害公眾安全。

慣子如殺子,溺愛不是愛,是最深的傷害。

“他還是個孩子”,不是完美辯詞,而是犯罪分子的溫床。

事實證明,有些人不是蠢,他們就是真的壞!

疫情面前,有人衝鋒陷陣、奮不顧身;

有人居家隔離、遙望春天;

有人捐款捐物,有一份力出一份力;

可是也有人只想自己快活、哪管別人死活!

災難面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人,也是一個個家庭。

我們沒法推測,那些做出“壞”舉動的孩子,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父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缺失。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

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還記得罪犯在臨刑前咬掉媽媽乳頭的故事嗎,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只看眼前快樂,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的父母,早晚會把孩子推進更大的漩渦中。


二流父母,養的孩子任性狂妄

@中國警察網發佈的視頻顯示,有網友爆料稱,一名隔離區的女子因為喝水問題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還想衝卡闖出去,隨後警察趕來處理糾紛。

視頻中,一位穿著特警字樣防護服的男子正在詢問一位年輕女子:“剛才是否要衝卡闖出去?”女子對此予以否認。

隨後特警對女子提出口頭警告說:“這裡不是賓館,這裡是隔離區……”

但話還沒說完,便被女子打斷,該女子說:“隔離區也要保障人權吧。我已經三天沒有喝水了。”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原來,女子表示要喝礦泉水,而且還要把快遞寄到隔離區,由此與工作人員發生了爭執。

工作人員表示,隔離區有開水壺,大家都是燒開水喝的。

但女子稱開水裡都是雜質,沒有辦法喝。

視頻中,特警回懟女子說:“這裡不是來給你旅遊的。”

礦泉水比起自來水,口感更佳,水質更純淨。

在平常時期,多掏幾塊錢就可以做到;

可是,現在不比往常:病毒傳播以人為載體,而且傳播烈性極強,控制難度極大。

在這種背景下,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直接影響他人,而且是致命的威脅。

這一刻,我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人與人之間,真正成為“命運共同體”,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所以,當全國醫護人員逆向而行,冒著生命危險極力搶救病患;

當所有普通民眾放棄工作、休閒、娛樂,困守家中,等待抗疫勝利的曙光;

當所有人都團結一心,如此努力地與病毒抗爭時,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相互的體諒與尊重。

在這樣的時候,跳出來說“我要喝礦泉水”的,就不再是追求生活品質,而變為了“自私的巨嬰”。

因為這需要他人冒著感染風險、犧牲更多時間與精力才能滿足,而需要別人去配合、需要他人去買單的“自由”,則是越了界的“任性”。

這樣任性的巨嬰,終有一天,會發現社會並不是爹媽,不會360度的慣著他。

到那個時候,他得到可能不止是失望和憤怒,還有社會規則給他的懲罰。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在做,孩子在看。

一個巨嬰會怎樣養孩子,又會給孩子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呢?

巨嬰能養出來頂天立地的社會人嗎?

答案不言自明。

一流的父母,養的孩子大義擔當

疫情初期,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護士王嵩接到通知,準備隨時待命,支援武漢。

從醫院回來,她先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去吧,孩子,相信祖國,相信醫院。”

而她的媽媽,就曾奮戰在03年非典發熱門診一線。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他們都說:“17年前,非典爆發,世界保護90後;17年後,新冠來襲,換90後來保衛世界。”

當然了,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成為非典裡的戰士,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新冠裡的戰士。

我們更多人,都有著平凡的父母,養著平凡的兒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1月18號,疫情還未爆發的時候,上海15歲的中學生趙珺延受舅舅邀請,到印尼雅加達過寒假。

然而剛到印尼沒幾天,就傳來新冠肺炎的消息。

趙珺延的舅舅得知消息,第一時間放下生意的事兒,組織員工以最快的速度,緊急搜醫用口罩。

僅僅兩天,就收購了2萬多隻口罩,打算捐給家鄉的溫州市蒼南縣人民醫院。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可是口罩雖然有了,如何運回國內又成了難題。

運費極其昂貴,最好能夠有人坐飛機帶回國內。

可是面對疫情嚴重的中國,當地沒有人願意冒這個險。

15歲的趙珺延主動跟舅舅說:“舅舅,讓我來吧。我坐飛機運回中國去。”

雖然趙珺延的舅舅和媽媽的意思,都是讓他在印尼多待一段時間,暫時不要回國。

可是他卻對媽媽說:

“我已經是中學生了,我是中國人,這個困難時刻,盡我所能為國家出力,為家鄉做點事,義不容辭。”

三流父母養禍害,二流父母養巨嬰,一流父母…...

最終媽媽拗不過他,在印尼關閉往返中國的所有航班之前,幫他搶到了一張機票。

而趙珺延就一個人,用5個24寸行李箱回國。

行李箱沒有任何私人物品,就是1.5萬隻口罩。

這是他能承受的運輸重量的極限,這批口罩,也因為他的努力,順利被運回家鄉。

每個少年都很平凡,但每個平凡的少年都為這個國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就讓人看到了光芒的樣子。

《鏡子》裡有句經典臺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在紙上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孩子人生的畫筆。

教育孩子成長的同時別忘記自我成長,吾日三省,讓健康、積極、真實的自己去影響孩子,共同成長。

要知道,你的不自省,將會賠上孩子的整個人生。

疫情終會過去,平凡普通的日子還很漫長,養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依然是我們日復一日思慮的事情。

點亮文末“在看”,先讓自己成為一流的父母,讓家庭成為一流的家庭,終有一天,我們定會收穫一流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