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如何簡化智慧城市技術的採用


政府如何簡化智慧城市技術的採用

隨著城市採用更多的互聯技術,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的支出將超過340億美元。從監控交通流量的智能交通信號燈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智能電網,此類技術無疑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質量。然而,由於成本、安全和可擴展方面的挑戰,三分之一的物聯網項目在概念驗證階段就失敗了。城市必須改變並改善發現、測試和部署智能技術的方法,以有效地推出此類系統。

  專用概念驗證平臺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幫助簡化、保護和擴展對新技術的評估。

  1、使物聯網集成和互操作性更加容易

  在實施智慧城市技術時,政府必須考慮不同的技術,如攝像頭和傳感器,將如何在一個相互關聯的生態系統中協同工作。系統的互操作性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傳統的概念驗證中,每種新技術都必須單獨對現有系統進行測試,但是概念驗證平臺可以使大部分流程自動化並同時測試所有技術。

  概念驗證平臺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在雲中複製虛擬環境。從那裡,該平臺可以模擬相同的網絡行為,包括原始環境中的活動、延遲和帶寬波動,從而為概念驗證評估創建儘可能好的最佳測試平臺。這一概念驗證流程允許首席信息官和技術領導者評估智能技術與城市現有生態系統的互操作性和性能。

  運行多個評估流程的集中式概念驗證平臺可以自動將結果和數據彙總為全面的關鍵績效指標報告,從而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使政府可以輕鬆地將結果與業務和技術要求進行比較,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測試,並輕鬆確定哪種解決方案可以與現有系統無縫集成。

  2、減輕敏感數據的風險

  傳統概念驗證流程的最大風險是使用敏感數據。物聯網設備數量龐大,到今年將增至近200億臺,這意味著任何網絡攻擊或數據洩露都可能對一個城市及其公民造成災難性後果。由於缺乏既定的標準和政策,因此對於使用新供應商和產品進行互操作的城市來說,風險甚至更大。授予供應商訪問私有數據和城市IT環境的權限是一個主要的安全風險,但對於概念驗證平臺來說,這是模擬環境所必需的。幸運的是,有一些工具可以保護數據並保護評估流程不受任何惡意供應商的侵害。

  通過匿名化或模擬一小部分數據樣本,概念驗證平臺可以生成與所提供記錄相似的數百萬條記錄,從而為概念驗證環境提供了一組真實的數據,同時又不損害安全或隱私。這可以有效地減輕數據洩露的風險,因為當敏感數據被匿名化且無法使用時,生成的信息將一文不值。

  3、可以為大型項目進行開放式創新

  技術進步的步伐意味著城市將需要不斷尋找新的創新——無論是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實施可視化工具,還是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和卡里市評估5G無人機,重要的是要確保任何智能技術評估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因為技術部署可能因擴展成本高昂、投資回報率不明確以及無法證明投資的商業理由而失敗。(來自物聯之家)專用的概念驗證平臺可以解決這些挑戰,使政府能夠同時快速跟蹤眾多供應商的評估,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從戰略上思考解決方案如何支持更廣泛的業務目標。

  例如,一個城市在傳統的概念驗證流程中對智能電網技術的評估可能需要團隊數月才能完成。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確保該技術與IT環境安全集成,並在實施前制定一個推出策略。概念驗證平臺縮短了評估時間,節省了寶貴的資源和成本。

  隨著城市環境向互聯繫統轉變,解決概念驗證的低效已經成為必然。使用針對集成和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等關鍵組件的工具來重塑概念驗證流程,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必要步驟。隨著新技術的快速推出,全國各地的城市都面臨著跟上技術發展步伐的巨大壓力,已經不能再花時間在冗長的概念驗證上了。

內容關鍵詞:政府,智慧城市,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