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萬年前,海洋霸主是誰?

cnBeta


數千萬年前的海洋霸主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時間段,可以理解為從9000萬年前到1000萬年前之間,這個時間之內的海洋霸主。


我就來根據時間的推移,為大家介紹吳總,曾經叱吒四海的海洋霸主。

距今9000萬前,白堊紀,多脊齒龍(Polyptychodon)

多脊齒龍是一種體型中等的上龍亞目動物,與著名的滑齒龍、上龍、克柔龍是近親。多脊齒龍的體長約7米,體重6噸。多脊齒龍滿口尖牙,大腦袋扁而寬,身體短粗,長有四個葉片型的鰭狀肢。多脊齒龍生存的晚白堊世早期,當時地球剛剛經歷了一次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巨大的上龍類開始衰落,魚龍類徹底滅絕,因此這個時期的海洋中缺乏大型的食肉動物。




距今6600萬年前,白堊紀,滄龍

滄龍是滄龍家族的代表物種,也是已知最大的滄龍類。滄龍類是白堊紀末期海洋中的絕對統治者,滄龍的體長超過18米,大嘴中有兩排鋒利的牙齒,在上頜口腔頂部還長有兩排小牙齒。滄龍的身體粗壯,尾巴很長,身體下面長著四個鰭狀肢。滄龍是白堊紀末期海洋中最頂級、也是最大的食肉動物,其生性兇暴,會攻擊遇到的任何海洋動物。有趣的是,滄龍類和今天的蛇類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


距今5000萬年前,始新世,耳齒鯊(Otodus)

耳齒鯊是一種體型很大的鯊魚,體長可達9米,甚至更長。在經歷了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事件之後,曾經稱霸海洋的滄龍類、蛇頸龍類全部消失,留下的生態真空給鯊魚迅速大型化提供了機會。耳齒鯊迅速大型化,並且佔據了當時海洋頂級掠食者的位置。耳齒鯊的外形與今天的大白鯊很像,但是比大白鯊更大。在耳齒鯊的嘴中長有四排牙齒,每一個牙齒除了中間的尖齒冠之外,兩邊還有兩個小小的耳齒,就像小耳朵一樣,這也是耳齒鯊得名的原因。



距今3600萬年前,始新世,龍王鯨

龍王鯨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古鯨類,它長的就像一條長長的怪蛇,與今天的鯨類外形截然不同。龍王鯨代表了最早的鯨類動物在進入大海1000萬年後終於成為了海洋中的頂級殺手。龍王鯨的體長在15至20米之間,體重15噸,在它1米長的大嘴之中長有鋒利的牙齒,它以其他小型原始鯨類和鯊魚為食。龍王鯨一直生存到距今3400萬年前最終消失。



距今2000萬年前,中新世,巨齒鯊

巨齒鯊是最著名的史前海洋生物,也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名副其實的終極海怪。巨齒鯊的體長可達18米,體重60噸,它的外形就像一條放大版的大白鯊。在巨齒鯊的嘴中長有一排又一排鋒利的牙齒,其中最大的牙齒長度達到了19釐米。巨大的巨齒鯊以鯨類為食,咬合力超過15噸!巨齒鯊一直生存到距今260萬年前才最終消失。



今天的海洋霸主排除我們人類之外,就是看上去很萌,但是聰明又兇猛的虎鯨啦。這種具有高智商,能夠群體生活的大型齒鯨分佈在全世界的海洋之中,是今天地球海洋中真正的霸主。


以上就是簡單地以時間順序列舉了幾種曾經統治海洋的頂級海洋霸主,從這9000萬年間海洋霸主的變換來看,可以起初統治海洋的是巨型的海生爬行動物,在經歷大滅絕之後,鯊魚曾經坐上了海洋霸主的寶座,但是隨著屬於哺乳動物的鯨類進入海洋,其所具備的優勢最終讓它們擊敗了鯊魚成為海洋霸主!



古生物探索


多數人可能像我一樣認為,幾千萬年前的海洋霸主首推巨齒鯊莫屬,可在我查了大量資料後發現,當時巨齒鯊如果遇到了海洋中的滄龍,也是小巫見大巫。

並且它倆不是一個時代,滄龍鼎盛在7000~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而巨齒鯊生活在2800萬~150萬年前的晚漸新世到早更新世時代。它倆相鬥就像張飛跟秦瓊打架,穿越時空了。

滄龍由陸生爬行動物涯蜥逐漸遷移到海洋,在白堊紀中期迅速進化繁衍,在白堊紀晚期得以稱霸海洋。是中生代時期、白堊紀晚期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7000~6500萬年前)。

由發現的滄龍骨骼化石可以看出它的體型龐大:體長有21米,體重可達33噸;頭部更是強壯,牙齒是彎曲的圓錐形的倒鉤狀,排列緊密,能將獵物攔腰咬斷;內上顎還有一圈較小牙齒用來拖進食物。


滄龍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能將聲音放大38倍。主要吞食蛇頸龍、海龜、菊石、薄片龍…有時吞食同類(在南非安哥拉就發現一架滄龍骨骼中還有兩具滄龍骨骼)。其它海洋霸主也被它趕盡殺絕,讓自己最終成為了白堊紀的頂級海洋霸主。


弄潮科學


現代海洋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到處都是梭魚、鯊魚、超級魷魚,然而,它們似乎都沒有地球過去在海洋恐怖;巨大的海洋-蜥蜴怪物鯊魚。對於這些東西中的大部分,人類幾乎沒有資格作為零食。 這裡有最可怕的史前海洋怪物。

1.巨齒鯊

巨齒鯊可能是名單上最著名的生物;很難把校車大小的鯊魚的想法排除在外。人們普遍認為巨齒鯊和恐龍共存,但它們生活在2500萬至150萬年前,另一方面,這意味著對於第一批人類來說,它們可能仍然存在。


巨齒鯊遊過溫暖的海洋,直到更新世早期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這可能剝奪了它們的繁殖地和食物。

2滄龍

第二位海洋霸主就是滄龍,滄龍是極其特別的生物之一,它最初是由蜥蜴進化而來,因此它是陸海兩棲動物。滄龍在白紀中晚後期才逐漸出現,並且以很快的速度便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不過滄龍生存的時間也並不長,後來隨著恐龍一起滅絕了。

3.獅子魚

儘管這些野獸的實際長度存在爭議(一些科學家聲稱長度超過50英尺),但大多數人都認為它大約有20英尺長,其中整整五分之一是尖齒頭部。雖然他們不會遊得非常快,但是他們非常敏捷。他們也可以像鱷魚一樣進行短時間、快速的突然襲擊,這絲毫不會降低他們的威懾力。

4龍王座

不管名字和外表如何,那不是爬行動物,而是鯨魚(甚至不是名單上最可怕的!)基底龍是現代鯨魚的食肉祖先,可能有50到85英尺長!它被描述為鯨魚有史以來最接近蛇的地方,因為它有多長多蜿蜒

5.鄧氏魚

鄧氏魚是一個30英尺長的食肉坦克。它的壽命可比鯊魚,有像烏龜一樣有骨質的脊。據計算,它們的咬合力為每平方英寸8000磅,與鱷魚和霸王龍一樣,是歷史上最強的咬合力。


他們還相信,基於頭骨中關於其肌肉組織的證據,它可能在五十分之一秒內張開嘴,這意味著它用真空吸塵器將食物吸進它的斷頭臺。 鄧克爾斯特斯的圖像結果 組成"牙齒"的板隨著魚從堅固堅硬的顎老化為更容易抓住獵物的片段而改變,並使它更有效地咬穿其他裝甲魚的骨板裝甲。在史前海洋中,鄧氏魚是一個掠奪性的超級坦克。


軍機處留級生


在幾千萬年前,滄龍(Mosasaurus)扮演著海洋頂級掠食者的角色。它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顎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正如NPR報道的,古生物學家經過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從非洲岩石上成功挖掘出了滄龍的骨骼,並即將在史密森學校展出。

這些化石是在南非安哥拉發現的,在來自德州南衛理公會大學的LouisJacobs帶領下團隊耗時一年多時間終於將滄龍骨骼重新拼湊起來。這些生物無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海洋霸主,長約50英尺,擁有3英尺長的下顎,上面並有尖銳的牙齒。而且更為有趣的是在其中滄龍的化石堆中發現,滄龍的胃中還有兩個年輕滄龍的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