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麦吃陈,米吃新?

麦吃陈指的是经过后熟的小麦,而非陈化的小麦。新收割的小麦磨的面粉粘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做馒头或面包软踏踏不起个,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后,会得以改善。这种现象成为小麦的后熟。

一般的粮食都需要经过后熟期,新收获的粮食,虽然形态上已成熟,但生理上还未完全成熟,胚的发育仍在继续,此时种子的成活率很低,口感和品质都不太好,且不易储藏。经过后熟作用后,胚的发育已经完成,内部营养物质完成转化,食用品质和种子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为什么说:麦吃陈,米吃新?

不同的粮种后熟时间长短不同,春小麦的后熟需要很长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冬小麦后熟期1-3个月,而水稻的后熟期相对短了些,籼稻一般在田间就完成了后熟,粳稻则需要28天左右的时间。

籼稻和粳稻是稻的两兄弟,但性格和外貌有很大差异。籼稻体型修长,耐热耐强光怕寒,适合生长在南方或热带地区,生长期短,一年可收获2-3次。去壳后成籼米,也称“长粒米”,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煮熟之后的米粒松散,粘性较差,但吸水膨胀性好,出饭率高,适合做炒饭或米粉。南方地区的米和泰国香米均属于此类米。

为什么说:麦吃陈,米吃新?

粳稻耐寒不耐热,适合生长在北方温带或寒带地区,生长期较长,一年收获一次。去壳后成粳米,注意粳念jing不是geng,米粒短而圆润,支链淀粉多于直链淀粉,适合煮饭或煮粥,粘性大有弹性,但出饭率低。原阳大米和东北大米都属粳米。

为什么说:麦吃陈,米吃新?

米吃新,麦吃陈是因后熟时间长短而言,并非越陈越好,所有的粮食完 成后熟作用后,越新鲜食用越好。

新米最大特点是具有浓浓的稻米清香,用新米熬出来的粥,米香四溢、口感顺滑;蒸出来的饭,米粒晶莹饱满、粘糯有嚼劲。

为什么说:麦吃陈,米吃新?

而粮食也是有生命的,它也会像人一样从健壮到衰老,直至丧失生命力,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及食用和种用价值。

这种过程称为大米的陈化,它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现象,且陈化速度与贮存时间成正比,时间愈长,陈化愈重。因此,小姐姐建议:多吃新粮粗粮,少吃陈粮细粮。米要趁新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