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祀让社会传递“清明”之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清明节,多地发起网络祭祀的倡议。“网络祭祀”一方面可以防止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提倡环保、讲究文明的绿色理念植根于普通人心中,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

“网络祭祀”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道德选择,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现在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一穷二白”的旧社会,“幸福家园”“国际大国”已经是国家的靓丽名片。“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句句中国援外抗疫物资上的暖心诗句频繁刷屏,不仅传递了中国援外的深厚情谊,更彰显了我们“文明大国”的独特风采。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我们也要自觉担负倡导文明、践行移风易俗的公民责任,在互联网上点亮一个蜡烛,奉上一束鲜花,留下一串字符,用身体力行的“文明举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为使保护环境、低碳文明的殡葬祭扫成为社会主流,建议民政部门加快开发“互联网+祭祀”服务平台,从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使用对象三方面出发,不断探索深层次需求,建立建成集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文明祭祀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同时,还要指导和支持各殡葬单位探索发掘丰富的清明文化,融入追思先贤、纪念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将纪念逝者与弘扬家训家风、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健康生活、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文明祭祀之风更加兴盛。

( 尹兆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