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嶽樑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1984年5月,上海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吳英華和馬嶽梁二位老人,前來北京看閨女。北京市吳式太極拳家王培生、李秉慈和翁福麒等攜弟子20餘人,於6月1日上午,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舉行歡迎會,宴請吳、馬二老。另有河南鄭州市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王夢南先生也參加了歡迎會。會上,大家向二老請教,請馬老講一講太極拳是怎樣傳到北京來的。馬老欣然開講,此文據錄音整理(部分文字有調整):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那是清朝同治年間的事,先從楊露禪說起。他是河北永年縣人,綽號叫“轉杆子三爺”,那時他已然成名,號稱“楊無敵”。永年縣另有一家姓武的,是武禹襄的族人,叫武汝清他考中了進土,後來放任到河南溫縣做知縣。所以,他對陳家溝的太極拳和同鄉楊露禪的功夫都很瞭解的。再後來,武汝清屢升,先到北京任編修,後又升為侍郎,就如同現在的副部長,按現在來說是高級官員了。所以,他與王公大臣們都有來往,其中有一個石貝勒(是六爺)患半身不遂,沒練過武功,想讓他兒子練武功,要請個名師來教。武汝清說,你要請呢,我們那兒有一個,我給你請來。石貝勒說,那好啊,你就給我請來吧。據說是這樣的,我也是聽老人講的。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於是就把楊露禪請來了。請來後,楊露禪一手拉著石貝勒的手說,你老人家為什麼不下地啊?石貝勒說,我已經多年不下地了。楊露禪說,你們把鞋拿來給石貝勒穿上,鞋穿上後,楊露禪一架石貝勒的手,就在屋裡走了一圈。然後上到炕上,石貝勒很佩服了(這是楊露禪一進門就露了一手)。石貝勒說:好,你的功夫高明得多,我馬上叫我兒子給你磕頭,拜你做老師,跟你學功夫。他兒子叫石少男。那是楊露禪進京後收的第一個徒弟。就在貝勒府裡。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另外,宮室裡有一個叫嶽柱臣(諧音)的,是武狀元出身的,官做到將軍,是岳飛的後代,河南人。他知道楊露禪的功夫,所以他也要拜楊露禪做老師。楊露禪不敢收,因為,他第一是武狀元出身,第二又是將軍,跟王爺是平起平坐的人物。可是還是堅持拜楊露禪做老師。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除此二人外,以後王宮各大臣、貝勒爺們,到府裡來跟楊露禪學一手兩手的.那人數就多了,但那些不是正式的徒弟。後來又介紹楊露禪到旗營裡做教官。旗營裡呢,是培養中級軍官的,都是八旗子弟,那麼在這裡教的人就良多了。其中有三個人學得特別好,學得時間也長,這三人也要拜楊露禪做老師,這三人就是萬春、凌山、全佑。全佑呢,就是吳式的第一代。楊露禪說不行,你們要進門呢,就拜我兒子班侯吧。這三人就是尊師尊道,老師叫怎麼做就怎麼做。就拜楊班侯做老師,但實際上練拳還是跟楊露禪練。這三人的功夫是各有不同,萬春得剛勁,凌山善發人,全佑公呢,是剛柔相濟,有剛有柔。那麼楊露禪為什麼不收他們三人做徒第呢,大家猜一猜什麼意思,其實也很容易猜到。因為,他那兩個真正的徒弟,一個是將軍,一個是王府貝勒子,這要跟他們稱兄道弟那哪成啊,跟他們是走不到一條道上的。而拜他兒子楊班侯是沒有問題的。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可是,從那時起,楊露禪回家休息一年,楊班候在京教拳,他功夫是好,但你不能向他提問,你要問,出手就打人,脾氣很不好,他喜歡教你就教,不喜歡教你就不教。楊露禪返京後,他兩個徒弟說,老師啊,你走了一年,我們什麼東西也沒學到,班侯兄沒教我們什麼。楊露禪一聽,便說,我辜負了你們。後來,楊露禪又教了他們幾年。嶽柱臣學得好,功夫有提高,後來帶兵打外國人,他一馬一刀衝入敵兵營,殺了不少外國人(八國聯軍),也算是抗外英雄。但他後來沒有傳人。其他學過三手兩手的就更沒有傳人了。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其餘的萬春呢,他後來有沒有傳人,我在現場沒有訪到跟他學拳的,凌山也沒有傳人。只有吳式這一代。全佑公他外號叫全三爺。我為什麼瞭解這麼詳細呢,因為,我……父(此處聽不清)做九門督察御史,就是九門提督,就等於是現在的城防司令。全佑公一年到我家住的時間起碼在二百天以上,因為原來就是親家。我的三祖母喜歡全三爺,常叫他來喝酒,孃兒倆常在一起喝酒。但是,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太極拳,我練的是硬功夫,曾拜劉(月琴)老師學通臂,還學過摔跤,學過查拳等很多東西。但是後來跟太極一干,總幹不過人家,後來我才改學太極拳。從20歲學起,一直到現在。從20歲學到29歲,30歲我們(和吳英華)才結婚,在上海結的婚,一直到現在沒離開過(鼓掌)。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太極拳傳到北京的第一步,也是第一階段,是在清朝同治年間,傳到宮室、王府和旗營,習練人群是王公大臣、將軍貝勒、王子和八旗子弟;第二步,也是第二階段,是把太極拳傳到社會上。那是民國二年(1913年),當時楊式門中的另一位弟子許禹生,在北平創立體育研究社,社址在西城劈柴胡同,那裡房子很大,有五個院子,開設好多項目,有田徑、足、壘、少林等等,太極拳是其中的一個項目。開始邀請楊少侯、楊澄甫、吳鑑泉三位教授太極拳。從那時起,太極拳開始公諸於眾,傳於門牆之外,造福社會。在此之前,太極拳是關起門來練的。換句話說是在家裡練的,不給人家看,這叫內家拳。你在公開場合看不見,也找不到。外家拳是保鏢護院,行俠賣藝,是打給人看的。內家拳是武當拳,外家拳是少林拳。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體育研究社成立後,從此太極拳首次向社會公開招生,但報名者不完全是年輕人,有的是老頭兒。可太極拳原有跳躍、發勁等高難度的複雜動作。面對新的學習對象,有些高難動作顯然是不適合了。於是,有兩位教師,把原有的跳躍、發勁等複雜動作都取消了,這就是楊澄甫和鑑老(吳鑑泉),他二位將太極拳都改為慢架子,這樣算是太極拳的進步,變成連綿不斷,緩慢柔和,適合大眾健身運動,人人都可以練習。所以,楊式太極拳的定型人是楊澄甫,吳式太極拳的定型人是鑑老(吳鑑泉)。後來就叫楊式太極拳和吳式太極拳。這以後,太極拳就在北京社會上公開傳流開了。一直到現在。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有一位楊少侯,很固執,堅持不變。他說:“我就是這樣打,我就是這樣教,愛練不練”。他就是固執得很,脾氣也很大,出手就打人。因此,學員中能夠忍耐下來的,只有一位。剩下的還沒有看到真正跟楊少侯練的。他的功夫好不好,好。但教學方法令人受不了。“曲高和寡”。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楊式太極拳由楊澄甫定型發展到現在,吳式太極拳由吳鑑泉定型發展到現在。這就是吳式太極拳的形成和發展情況。那麼,吳式太極拳除了慢架子以外,還有一套快架子。1982年北京召開武術工作會議,國家體委要求發掘傳統套路貢獻給國家。我們吳式太極拳就挖掘出了快拳套路,現在叫吳式快拳。是原來就有的快拳。


馬嶽梁講吳式太極拳的創始


那時,郭松亭、王茂齋、吳鑑泉他們兄弟三人都是要好的,這哥仨一道研究,一道發展,所以,郭老練的、王老練的跟吳老練的都是這個,不過各有特色,就如寫字一樣,顏、柳、歐、趙,到最後呢,各有自己的一套。這三老呢,各有長處,郭老文學很好,書法繪畫也好,講太極拳理論是頭頭是道。我們跟郭老是親戚,跟鑑老也是親戚。我從幾歲上就知道太極拳的由來。那時體育研究社有一個秘書長,叫南煥林(諧音),他與許禹生是表兄弟,我跟南煥林也是表兄弟,我們之間都是表兄弟。我經常去體育研究社,一期、二期的畢業照像,我都加入了,我們家至今還保存著照片。所以,我對太極拳這段歷史是很清楚的。這就是太極拳傳到北京及吳式太極拳創始的情況。

(原載《武魂》2005年第2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