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齊心”的大行動

<table> “上下齊心”的大行動

在檢查檢疫點執勤的特警。 鄭奕煌 攝

/<table><table> “上下齊心”的大行動

復工企業員工上班前須通過消毒通道。

洪志濱 攝

/<table>

歲末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抗擊疫情,是對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從全民動員全民參與防控,到全面助力復工復產,戰“疫”大考兩個多月來,潮州保持本地病例“零擴散”,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為100%,限上批發零售企業也已基本全面復工。這是潮州全市各級各部門團結一致、黨員和志願者日夜堅守、社會各界齊齊助力所取得的成果。

超3萬人次日夜堅守一線卡點、檢查司乘人員209.49萬人次、1190個排查小組“掃樓掃街”、叫停春節民俗活動3000多場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潮州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上下齊抓黨群共建,用“人海戰術”構築起一道道阻擊疫情的人民防線。

●南方日報記者 鄭淼鑫

超3萬人次24小時輪班堅守一線卡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潮州第一時間成立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前方指揮部和社會面管控、醫療救治等7個小組,並啟動疫情應急處置“四個一”機制,全面動員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潮州是廣東“東大門”,是入粵的重要通道。疫情來勢洶洶,如何守住這個門戶,保護一方平安,顯得極其重要。經研究,潮州迅速啟動聯合查控機制,選派公安、交通運輸、衛健等部門和各基層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在入粵、入潮通道設置46個卡點,對來往車輛、人員等開展24小時疫情防控查驗工作。同時,公安治安管理部門和基層派出所聯合鎮、村治安力量,對春節期間大型民俗活動進行管控,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基礎信息摸排和勸導、防控工作。

戰“疫”初期,隨著疫情形勢嚴峻,氣溫驟然下降,面對面臨病毒感染危險、站點條件困難、連續奮戰多天,卡點執勤人員疲勞不堪的情況,潮州市決定在各個站點成立臨時黨支部,發揮“支部建在連上”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民警的先鋒模範作用。在組織部門的倡議下,廣大基層黨員幹部紛紛主動請戰,一天內共有3454人提交請戰報告。一時間,各卡點都懸掛起黨旗,很多執勤工作人員的胸前也都佩戴了黨徽。

“我們卡點高峰的時候一天有約7000輛車出入,每輛車的檢疫時間十幾秒到幾十秒不等。”瀋海高速潮州服務區卡點負責人王偉航告訴記者,由於車流量大,他們在服務區開闢了9條檢疫車道,配備執勤人員約70名。成立臨時黨支部後,各個班組的組長都由黨員民警擔任。在黨員民警的帶領下,他們克服天氣冷、條件差、連續作戰等不利條件,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檢查卡點的黨員志願者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他們的工作得到入境車輛司乘人員的稱讚和配合,也感動了周邊村民。村民們有的送口罩,有的煮好涼茶送來。在瀋海高速潮州服務區卡點,58歲的市民陳志遠看見執勤人員工作強度大,天氣又冷,主動無償為一線執勤人員煮早餐和夜宵。“民警們日夜堅守,為潮州築牢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特別辛苦。作為一名普通百姓,我也想出一份力。”

在潮州市湘橋區鐵鋪鎮五鄉村防控檢查點,50歲的村民陳慶全更是動員一家三口義務給卡點做飯。陳慶全在卡點附近開了幾年農家樂,因為疫情暫停營業。卡點上的工作人員一忙,拖過飯點是常事,送來的盒飯經不起冷風,當大夥打開盒飯時,飯菜常常是涼的。陳慶全看著有些著急,主動申請為卡點義務做飯。每天早中晚和宵夜四餐,一家三口分工,從早上6時一直忙到凌晨時分。陳慶全說,“有了這個卡點,村裡很安全,大家都可以安心。”

據統計,截至2月24日凌晨卡點撤離,全市各級部門投入一線卡點的執勤人力33230人次,共檢查車輛82萬多車次,檢查司乘人員200多萬人次。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全民防疫成為共識

疫情初期,正值春節返鄉潮,人口流動、聚集活動增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何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成為最為緊迫的任務。加上在外潮人春節期間返鄉和正月期間遊神賽會等人文風俗根深蒂固,防疫工作壓力巨大。

為此,潮州全面加強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開展“到社區報到,在一線立功”行動,廣泛組織機關幹部、民兵武裝、企事業單位等人員下沉基層。公安、衛健、交通運輸等部門以及其他職能部門、各鎮街工作人員聯合組成檢查隊聯手防控。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化和信息化手段,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上報,全力做到入戶排查、重點群體監控“兩個全覆蓋”,確保不漏一人一戶。作為抗疫之戰重要一環,基層防控延續至今。

當前,社區防範境外輸入壓力持續存在。為做好涉外人員返潮後的疫情防控工作,潮州各地紛紛協調醫務人員、公安民警、海外留學教師等骨幹組建涉外人員服務專班,全力降低疫情輸入風險。

程思明是湘橋區金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疫組組長,身材嬌小的她穿上均碼的防護服顯得有些拖沓,她只好用夾子、皮筋將防護服的袖子、褲腿扎到合適的長度。“3月16日是我第一次執行涉外人員調查任務,為回到潮州的兩名留學生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第二次任務是到機場為一名國外返潮人員進行流調。”程思明說,任務幾乎都是臨時下達通知的,大家立馬出發,接到任務時沒想太多,因為這是職責所在。

眾志成城,全民戰疫。潮州每一個社區、每一條街道、每一根“神經末梢”都在發力,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總要求,結合自身區域特點,動員街道、社區、園區各種人力物力資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聯防聯控。

在潮州恆大城,一支由業主組建的抗疫隊伍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他們主動幫助居委上門登記排查,捐獻防疫物品;在東山社區,守卡點、爬樓梯、敲房門成為志願者日復一日的工作……在各基層黨員幹部的號召下,廣大市民群眾也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全民防疫的重要力量。

此外,為了把最新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知識源源不斷地送到各個角落,打通疫情防控信息的“最後一公里”,潮州結合自身實際,村村響起了大喇叭。村幹部、志願者等手持喇叭穿街走巷,一輛輛宣傳車進村入戶宣傳,滾動播出預防宣傳音視頻,宣傳標語處處可見。

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潮州共發動12萬餘名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組建1100多個黨員突擊隊,全市共組建“三人排查小組”“檢查檢疫組”等1190個。建立臨時黨支部超100個,春節期間取消旅遊團隊近1000個,叫停春節民俗活動3000多場次,沒有發生一起聚集性民俗活動。

防疫、生產和扶貧“三不誤”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企業復工復產和農村脫貧攻堅工作成了新的課題。對於潮州這樣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傳統經濟支柱的城市來說,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對此,潮州先後出臺兩版工作指引,及時把復工復產企業員工納入農村和社區網格化管理範圍,推動防控力量向農村、向社區下沉,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位於饒平縣錢東鎮的順暉陶瓷有限公司復工後,同往常有了大大的變化。上班的員工都得先接受體溫檢測,進入生產車間還需要通過一個長約10米的“消毒通道”。同時,該公司為了保證員工之間的安全距離,原本能容納5個人的工作臺,改為3個人同臺。該公司還在各個角落進行早晚兩次的全面消毒。

隨著企業復工備案制的取消,對返潮人員的精準掌握更是成為基層防控的重點。前述的網格化管理,再一次精細化。潮州要求企業復工前,全面排查所有員工,按照“一人一檔”做好建檔篩查工作,分類指引員工有序返崗。

3月5日,3輛從雲南省玉溪市出發的專車,歷經30多個小時,200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之後,終於抵達位於饒平縣汫洲鎮的廣東省饒平縣天鶴水產有限公司。為了保證員工及時安全返崗,該公司組織了點對點、一站式專車免費接送員工,來自其他地區的省外員工則全額報銷交通費用。

“復工復產的難題,向政府反映後都得到全力支持。”該公司總經理林祥鶴說,政府部門得知企業有以專車形式接送員工返崗的想法之後,主動聯繫企業,宣傳補助申領條件。按照標準每輛專車能補助約1萬元,這減輕了企業負擔。此外,在企業復工復產前期,防疫物資欠缺,當地政府部門主動捐贈了一批口罩、消毒水,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

除了針對工業企業的指引之外,潮州也對農業復工復產出臺系列指引,並千方百計在防控的基礎上,幫助農民恢復生產。

復工復產之時適逢春茶採摘季,原本對茶農意味著收穫,今年卻讓茶農犯愁。“採摘不及時不僅影響收入,還會影響第二次茶葉採摘。”饒平縣新塘鎮頂厝村的貧困戶林志強說,受疫情影響,外地採茶工來不了,本地人自己也需要採茶,各地都面臨採茶工短缺的難題。

在村黨總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發動下,村裡的黨員和志願者都來幫他採摘。林志強多日來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非常感謝駐村工作隊和村黨總支部,也特別感謝來幫忙的黨員志願者們。”林志強樂呵呵地說,如今不僅解決了燃眉之急,他還省下了原來準備僱傭採茶工的四五千元。

在潮州,像林志強這樣的茶農還有很多。同樣為採茶工短缺而發愁的潮安區鳳凰鎮叫水坑村茶農林金思也及時獲得了幫助。叫水坑村駐村第一書記蔡慶輝說,針對貧困戶用工短缺問題,潮州農業農村部門在全市多個部門中組織相關人員,義務為貧困戶採摘、色選茶葉。

防疫、生產“兩不誤”乃至扶貧“三不誤”,類似叫水坑的做法,潮州通過基層力量在各地實現著,不僅讓城鄉“免疫力”提升,更讓“戰鬥力”凸顯。

■戰“疫”鏡頭

潮州一家酒店23天只為一名湖北客人服務

“潮州給我留下溫暖的回憶”

“潮州這座城市,給我留下溫暖而又無法磨滅的回憶,感謝好心的潮州人,感謝為民的潮州警察,感謝道義的文星酒店。”這是來自湖北省孝感市的盛先生說的肺腑之言。

除夕當天,在潮州舉目無親、焦慮無助的盛先生,在湘橋區城西派出所的全力幫助下,入住潮州市文星酒店。因為疫情防控的關係,整個酒店不久後暫停營業,期間只為他一個人服務。

時間回到1月24日,盛先生趁著假期,滿心歡喜,獨自一人到潮州古城準備好好玩一玩。當他拖著行李箱興沖沖地入住潮州文星酒店時,廣東省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城西派出所第一時間掌握其入住信息,立即組織民警聯合街道、衛生院等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到酒店對其進行問詢、測量體溫、個人信息核查和登記。發現盛先生當天體溫無異常,工作人員告知其要在該酒店自我隔離14天,不得擅自離開。

民警瞭解到盛先生1月19日從孝感市出發,途經廣州市後坐直通車到達潮州,準備在潮州遊玩後再到汕頭市南澳島旅遊。但因為疫情,不但預期計劃無法實現,還獨處異鄉隔離,舉目無親。暖心的民警告訴盛先生在酒店自我隔離期間如需幫助,可以及時提出。

因疫情防控需要,1月31日,文星酒店宣佈從2月1日起暫停營業,並通知盛先生另找住所進行隔離。城西派出所副所長邱元生掌握情況後,考慮到其他酒店、旅館也已相繼停業,盛先生難以找到棲身之所,立即主動與文星酒店店長盧先生協調溝通,最後同意讓盛先生居住至隔離期結束。

2月6日,隔離期終於結束,盛先生卻有了新的難處。他說回不了湖北,即便回去或至別處,還會被再度隔離,希望繼續留在潮州。考慮到盛先生的實際困難,民警再次主動與酒店協調,希望讓盛先生繼續入住並適當減免部分費用。文星酒店總公司不但同意讓盛先生繼續在酒店入住,還免除了他接下來的住宿費用。

“潮州人民不排擠我這個來自疫區的人,解困於難,感激萬分。”安心在酒店入住的盛先生心懷感恩地說,獨自一人身處陌生的城市,遇到這樣的疫情形勢,自己既擔心又害怕,沒料到民警為他安排得妥妥當當,感謝這座友善的城市!

潮州民警主動請纓值守集中隔離點

“不要再換人了,有危險就我們頂”

疫情發生後,集中隔離點可以說是被感染風險最大的地方,很多人經過都會繞著走。但在潮州有這麼一群人,主動請纓默默地在那裡值守,充當著維護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你要戴好口罩,注意多洗手,一定要平安歸來。”2月4日18時許,經過一天的值守,洪建波在飯點的時候抽空點開了妻子和女兒發來的語音,邊扒著盒飯邊聽,臉上不自覺露出了一絲笑容,隨後他發了段語音和家人報平安。對他來說,每天飯點時聽聽家人的叮囑就是最暖心一刻,雖然內容幾乎都是重複的。

洪建波今年44歲,是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從警將近25年,他也是一名有16年黨齡的老黨員。

此前,潮州出現3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後,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動員下,多名接觸者自覺到指定隔離觀察點集中隔離,接受醫學觀察。為了確保隔離點的安全,防止疫情蔓延,潮安公安分局根據上級要求,組織警力投入到隔離點的安保工作。

接到任務後,已經連續工作一週、負責排查疫區入潮人員的洪建波主動請纓,帶隊負責隔離點安保工作。潮安公安分局還動員機關民警參加隔離點的安保值守工作,許多民警紛紛報名,主動參戰。

“不要再換人了,有危險就我們幾個頂。”從1月31日晚開始,洪建波帶領陳煒、黃昂桐、黃立彬、潘建濤、莊奕林5名民警,6個人三班倒,24小時配合衛健等相關部門,進入集中隔離點開展安保值守工作。洪建波和其他參戰民警還向分局領導表示,到隔離點工作的人越少,風險越低,他們強烈要求值守到戰“疫”勝利結束。

在隔離點,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維持秩序,並配合衛健部門進行每日體溫監測等工作。“雖然被隔離的人員未必都是新冠肺炎的感染者,但他們是否攜帶病毒,和誰接觸過,我們都不清楚。”洪建波告訴記者,說自己沒有擔心過,那是假的,但作為人民警察,守護住最後一道防線,這也是職責所在。

“隔離人員如果出現情緒波動,還要及時安撫。”洪建波說,有些群眾住了幾天後會想家、會害怕,還有些人對病毒不瞭解,覺得每天測試體溫都正常,急著想出去。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都得耐心地做工作,講明病毒潛伏期長達14天,請他們在這繼續接受觀察。

“其實在這和之前在派出所值班差不多,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在這裡被感染的風險會相對高一點。”洪建波說,“疫情當前,作為警察也好公民也好,都想站在最前線戰鬥。”

■戰“疫”心聲

“雨水溼透衣背與鞋襪不要緊,做好交通檢疫工作是職責!”

——潮安區交通運輸局人事股股長陳嶽鵬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要黨需要我的地方,我時時刻刻都會挺身而出。”

——楓溪小學副校長蔡漢榮

“防疫一線的‘戰友們’比我更需要口罩。”

——饒平縣新豐鎮錫康村黨支部書記詹國安

“為了社區防疫,我們再苦再累也值了。”

——湘橋區金山街道防控辦醫療防疫組副組長蔡桂炫

“守在農村一線,多一分細心,也許就能多排除一分隱患,確保村民多一分安全。”

——潮安區庵埠鎮茂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