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一把”力助企業挺過疫情“寒冬”

政府“扶一把”力助企業挺過疫情“寒冬”

掌上春城訊3月27日,當昆明繁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獲得50萬元的應急貸款時,這個才開業1個月就停業的餐廳,獲得了重新發力的機會。“這筆貸款是昆明市政府給我們企業的一顆定心丸。”昆明繁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玉賢說。

疫情發生以來,給昆明本土很多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如何讓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生存下去,能發展,有未來?為此,昆明市出臺了多條政策措施,切實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讓企業樹立起正向預期、增強了發展信心,挺過這場疫情“寒冬”。

政府“扶一把”力助企业挺过疫情“寒冬”

疫情突襲 企業壓力劇增

2019年12月,融創文旅城開業,昆明繁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繁華音樂餐吧成為首批入駐的餐飲企業。因為這裡人氣高、活動多,剛開業的第一個月,昆明繁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就獲得不錯的收益。春節將至,餐吧做好了大幹一場的準備。不料疫情突然襲來,1月25日,融創文旅城所有餐廳都紛紛關了門,員工都放了假。餐吧關了門,房租、員工工資、供應商結款等資金壓力也接踵而至,而且前期投入開店的200多萬元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作為總經理的吳玉賢壓力很大。

作為同樣極度依賴現金流的餐飲企業,昆明仟真和餐飲有限公司也迎來了“寒冬”。其負責人李琰介紹,疫情發生後,1月24日,旗下的餐廳全部停止運營,直到3月13日才恢復堂食。期間,為支付貸款、工資、房租等,造成損失超2000萬元。

“除了資金壓力,還有來自供應鏈跟不上的問題。”昆明百加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承爽說,他們公司主要是供應零食、小食品等給連鎖超市、商場、購物中心。疫情前,本以為儲備了充足的貨品,但很快就在春節期間在各超市被採購一空。之後,受封路等因素影響,省外的產品原料無法運進來,要銷往昆明以外州市的貨品也難運出去。運輸恢復後,很多供貨商的復產能力依舊不足,導致缺貨嚴重,銷量還是難以恢復。

政策加持 復工進入“快車道”

為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堅定企業信心,昆明市各級各部門都行動了起來。2月8日,昆明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召開第九次會議,專題研究企業復工復產事宜,要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穩增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2月10日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都紛紛帶隊走訪復工復產的企業,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程連元特別強調:“堅持分類指導,強化政企聯動,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隨後,昆明市發佈了《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支持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若干政策的通知》,從提高防控物資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復工復產5個方面提出20條政策措施。

“政策出來後,就有區裡的相關領導主動打電話過來,給我們講解政策,還幫助我們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和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控物資保障問題,讓我們企業能安全復工復產。”有了政府做堅強後盾,李琰也沒有等下去,加速開設了快餐類品牌餚美村熟食便當店,提供外賣服務。自2月初以來,熟食便當店營業情況一直不錯。僅盒飯一類,線上線下每天銷售數量都超過了500份。同時,還給醫院等單位供應團餐,緩解壓力。

員工工資和房租是疫情期間很多企業支出的“大頭”。吳玉賢說:“我們餐廳員工一共有20人,每個月僅工資支出就是7萬多元,而完全停業以來收入為零。”對於李琰來說,一共700多人的員工,2月份只能工資減半支付,但還是支出龐大。

企業急,政府也著急。國家減免政策出臺後,昆明市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多渠道宣傳,並及時安排專人為企業辦理養老、工傷保險費的繳費清退、減免與緩繳,切實做到該免的應免盡免,該減半徵收的應減盡減。很多企業紛紛享受到了政策,少繳納的社保費用來購買了測溫儀、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護設備,投向了各項管理管控、生產組織環節,更好地推動了復工復產。

疫情面前,昆明的企業也都團結起來共渡難關。雲南康樂茶文化城黨支部書記王文娜介紹,1月31日市場停業後,就為近700戶商戶免除了2月份的房租,涉及租金共600多萬元。同時,還聯合京東、天貓等平臺,幫助商戶進行線上銷售。融創文旅城則直接為企業免除了兩個月的房租,讓吳玉賢鬆了一口氣。

政府“扶一把”力助企业挺过疫情“寒冬”

真金白銀 企業發展添活力

儘管通過外賣等線上銷售,讓很多餐飲企業處境有所改善,但相比之前的客流量依舊是杯水車薪。3月13日,昆明市堂食恢復後,3月16日,程連元帶頭在超市和景區購物、“下館子”“甩”(吃)米線,提振消費信心。

“開門營業,意味著開始恢復正常,但也面臨著員工全部上班後工資和採購食材的支出增大,這就需要快速增加資金‘輸血’。”李琰說,貸款難一直是企業的痛點,由於所有門店都是租賃,沒有抵押物,銀行貸款基本不可行。當企業需要資金週轉時,大多為公司股東用私人物業抵押。

為此,《昆明市金融支持餐飲企業復工復產實施意見(暫行)》出臺。五華區相關負責人把昆明市雙創擔保公司、銀行、餐飲代表組織在一起,圍繞政策如何實施、企業存在哪些難題進行了政策解讀和討論。李琰作為餐飲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了解了政策後,提出了自己面臨的貸款難題。隨後,他就按照政策要求提交了材料申請貸款,以往1個多月才能下來的貸款這次15天就批了下來。

“我申請了600萬元的貸款,準備用於支付員工工資和下個季度的房租,以及投入到企業新拓展的運營中。”李琰說,有了資金保證,企業開始向專業化、智能化發力,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做好線上營銷推廣;另一方面,將實現食材加工從清洗、切割到分類包裝的全自動化,保障食材的安全衛生,同時加快推出微信點餐、機器人上菜等服務,讓顧客吃得放心。

3月27日,繁華音樂餐吧開門營業迎來了春節後第一批顧客。當天,吳玉賢也拿到了融創文旅城餐飲商戶互助應急貸款。3月26日,《昆明市餐飲行業互助應急貸款實施細則(試行)》才下發,3月27日,第一批企業就已經收到了貸款,這讓吳玉賢十分驚喜。“從收集資料到申請貸款,不到24小時,讓我們感受到了‘昆明速度’。”

絕處逢生的吳玉賢,結清了春節前供應商的尾款,並結合融創文旅城開業後的活動,推出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套餐,之後還將把店面的二層改為會議室,加大團客接待量,推動門店銷量逐步上升。經歷了這場復工“保衛戰”,吳玉賢有了很多感慨:“疫情雖然還沒有過去,但有政府的支持,有我們自己的努力,相信一定能渡過難關。”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記者陳雯

編審:吳晨萍

戳圖片關注更多疫情進展

↓↓↓

政府“扶一把”力助企业挺过疫情“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