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誇群”爆紅的背後:心裡全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前兩天,清華北大兩所高等學府的辯論隊以“誇誇群”和“噴噴群”哪個更能緩解壓力為辯題開槓了,引來了一眾網友圍觀“神仙打架”。

這場看似辯風詭異、辯題清奇的辯論背後,是無數網友被“誇誇群”裡的專業彩虹屁治癒後的大加傳播,卻也讓興奮又感動的成年人不斷自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得到誇獎,都需要別人配合了?

“誇誇群”爆紅的背後:心裡全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其實“誇誇群”的存在由來已久。

2014年豆瓣裡的相互表揚小組就已經成立,只不過當時組員們的表達方式還是以“安慰式”的表揚為主,比如這次考試你差點墊底,組員們就會說“沒關係,沒關係,少年的失敗是平常事,你看你都會自我羞愧和反省,多加努力,下次考試一定沒問題”;而如今,廣泛存在於某寶和微博評論下方的“誇誇群”相較前者而言並沒有那麼“高”的門檻,只要入群,無論你是隻會沉迷遊戲的肥宅還是格子間裡混日子的社畜,隨便你怎麼樣,都能得到源源不絕的誇獎。

“誇誇群”爆紅的背後:心裡全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在“誇誇群”裡直接提出需求

“誇誇群”爆紅的背後:心裡全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就算翹課也能得到誇獎

前年《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爆紅時,每個人都苦兮兮的吐槽著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彷彿下一秒自己也會如松子一般死去,結束這努力維持卻依舊磕磕絆絆的一生;

而去年佛系群體異軍突起後,大家馬上就習慣了“行,沒事,都可以”的自我安慰,就算生活把自己打成了豬頭,我們也能調侃一句“那我馬上就擁有真香的豬頭肉了”...

但無論是哪種消解方式,歸根結底都映射著近年來成年人越來越重的壓力,房子票子車子兒子沒有一樣讓人省心,而引以為傲的年輕資本又在不斷逝去,別說誇獎,有時候連被認同、被認可都變成了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某蒙曾經在她的推文裡寫過:

成年人的缺點會不會被包容,取決於他創造了多少價值。

而當我們所產生的價值沒得到認可或是還沒發光的時候,一次認同,一句誇獎,真的能給人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人類性情中,最強烈的渴望就是受到他人的認同。”被生活裡的“一地雞毛”弄到疲憊的我們,是真的渴望那些毫不掩飾毫不奸險的肯定與讚賞。

“誇誇群”爆紅的背後:心裡全是苦的人,有一點甜就夠了

所以,那些沉迷於“誇誇群”裡聽彩虹屁的人可能並不是閒的沒事做,有些能量只能在認同中獲得,畢竟心裡很苦的人,給她一點點真心實意的糖,便足夠了。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