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加快脫貧“速度”保持攻堅“激情”

烏蘭察布:加快脫貧“速度”保持攻堅“激情”

察右前旗巾幗脫貧車間助貧困戶家門口脫貧增收 方忠達 攝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去年,全市3.6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個國貧旗縣退出貧困旗縣序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12%。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顯著成效。

行百里者半九十。據統計,我市未脫貧人口還有1180戶2460人,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已然置身脫貧攻堅最吃勁兒的時候。然而,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別是疫情造成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困難、扶貧項目停工等,導致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

唯有秉持“加快脫貧速度,保持攻堅激情”的信念,凝心聚力、衝鋒到底,才能夠如期實現市委四屆八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奮鬥目標。

疫情當前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並未阻擋脫貧攻堅工作向前推進的速度。

1月25日,市委、政府緊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2月11日起,我市駐村工作隊員全部到崗,投入疫情防控和駐村幫扶。

2月12日,市委書記杜學軍主持召開書記辦公會,提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決不能有抓疫情防控,放鬆脫貧攻堅,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

2月25日,我市重點項目“集中審批周”正式啟動。

2月28日,全市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視頻會召開。

……

驚蟄一過,氣溫回暖。農時不等人。比起工廠復工,酒店營業,地裡的活兒更是耽誤不得。

在涼城縣麥胡圖鎮櫻桃種植大棚,一棵棵櫻桃樹長勢喜人,墨綠的樹葉護著掛滿枝條碧玉般的果實。工人們戴著口罩打掐枝葉、耘田鬆土,一派繁忙。岱海鎮西營子村,鄉間道路穿梭著拉運春耕物資的農用汽車、三輪車,剛解凍的土地上奔馳著作業的農機具,地裡出現了刨茬整地農民的忙碌身影……

類似的場景在全市11個旗縣市區都能看到。察右前旗提前謀劃全旗農業目標任務,加強農業與交通運輸等部門配合,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舉辦農技培訓,暢通農資、畜禽、飼草料等運輸“綠色通道”。興和縣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春耕生產,對農資交通運輸實行綠色通道,同時提供春耕信息和技術指導服務……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特別是今年要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穩住農業這塊“壓艙石”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至關重要。

海高牧業是涼城縣一家集飼料加工、奶牛養殖、乳品生產、肉牛育肥為一體的大型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受疫情影響,該公司資金出現缺口,復工復產嚴重受阻。涼城縣農村信用聯社業務人員得知實情後,主動上門對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貸款資料收集和審批工作,並實行優惠利率,幫助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信用聯社主動上門為我公司發放貸款2200萬,這個貸款非常及時,利率又低,為公司復工復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海高牧業負責人高喜平感激地說。

商都縣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主動對接雙瑞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同時,為解決好務工人員“出行難”“就業難”問題,不久前,商都縣以“點對點”服務的方式,在確保務工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分批次組織251名本地務工人員赴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公司總部開展為期3個月的以工代訓。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應對下,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田間地頭有序春耕、扶貧產業逐漸復甦。這中間,扶貧幹部真抓實幹努力將疫情的影響降至最低,千方百計為貧困群眾搭建創造幹事創業的平臺。

收官之年 迎難而上奪取全面勝利

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經過這些年的艱苦奮鬥,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解決、扶貧政策更加精準、問題整改成效更加明顯、京蒙扶貧協作更加緊密……但我們也非常清醒地看到,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還有一段距離。

我市底子差,基礎不牢,目前還有2460名未脫貧人口。已脫貧人口中,有0.7萬人年純收入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有1.4萬邊緣人口和大量年齡大身體差的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多是缺房少地戶,都存在致貧風險;易地搬遷4.58萬人和同步搬遷的農牧戶的後續幫扶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再加上政策性幫扶多、產業支撐比較弱、鞏固提升壓力大的問題,奪取全面勝利不是一衝鋒就能實現的。

前路荊棘叢密,但烏蘭察布人決不氣餒。針對上述問題,我市制定出臺了多項政策、方案,力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程掛牌督戰,徹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問題。掛牌督戰是確保今年脫貧攻堅任務落實的重要舉措。督戰將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按照“全覆蓋、督死角、查問題、抓整改”要求,市、縣、鄉三級聯動,查找短板,確保上半年達到脫貧條件,10月底前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據統計,在未脫貧的2460人中,因病因殘的貧困人口占總數的84.92%,“兩不愁三保障”難點主要在基本醫療。今年,我市給出了具體措施,明確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保障範圍。進一步規範家庭醫生簽約和慢病送醫送藥服務,做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同時,還積極爭取北京和自治區三級醫院在人才交流、臨床技術指導、學科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抓好產業就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市委、政府“四個不摘”的“軍令”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而脫貧效果實不實,要密切關注邊緣人口、特殊群體,防止返貧和新的貧困發生。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牧區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後,我市將給予12-24個月的“漸退期”,做到“脫貧不脫保”。全面推行“防貧保”,運用保險行業市場化手段,有效防止因病、因災、因學致貧返貧。同時,充分發揮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作用,加強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建立健全返貧預警機制,加強對已脫貧人口的動態監測和跟蹤管理。

產業扶貧是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的主要抓手。去年,我市依託資源優勢發展地區主導產業,實施龍頭企業減貧帶貧工程和“菜單式”扶貧項目,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有了產業幫扶措施;各類就業扶貧培訓農牧區人口1.64萬人,實現了“有培訓意願的應訓盡訓”全員覆蓋,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13327人。今年,我市將繼續立足本地資源稟賦、交通條件、產業基礎,抓好馬鈴薯、燕麥雜糧雜豆、冷涼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等農牧業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制定“菜單式”扶貧項目,培育引進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加大對企業、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產業增值能力和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同時,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方式,增加貧困人口財產性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在決勝脫貧攻堅最吃勁的關鍵時候,烏蘭察布人正鉚足幹勁,加快脫貧“速度”,保持攻堅“激情”,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王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