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種草築起“綠色長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運草、開溝、鋪草、壓草……眼下,在中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腹地,上百名工人在京津風沙源二期治理工程區域內利用稻草進行壓沙障作業,一排排整齊的草方格向遠處延伸,一個個沙丘被草方格牢牢鎖住。

據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防沙治沙局副局長韓應聯介紹,該工程位於磴口縣防沙林場作業區,計劃總投資740萬元,採取工程固沙與栽植梭梭人工造林相結合的方式治理沙漠1萬畝,預計到五月中旬全部完成。

記者現場看到,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上,有的工人開溝,有的工人鋪草,有的工人壓草……每個草方格邊長約為1米,不僅可防止沙子移動,還可點播沙蒿、檸條等,將逐步改善沙漠生態、防治荒漠化。

整地、挖坑、種梭梭……在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緣的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格蘇木造林施工現場,工人們操作栽樹打坑機,飛速旋轉的螺旋鑽頭在沙地上挖出一個個整齊排列的樹坑。該施工隊負責人付俊年說,他們從3月初開始植樹,預計在4月底前完成1.4萬畝種植任務,逐步拓寬沙漠鎖邊林帶,進一步固定流沙、阻擋風沙。

為改善生態環境,阿拉善盟採取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沙育林等多種方式在巴丹吉林、騰格里等沙漠周邊播綠,遏制荒漠化擴展。阿拉善盟林草局局長陳君來說,全盟已啟動春季造林作業設計、落實地塊、苗木供應等工作,陸續開展重點區域綠化、義務植樹活動,今年計劃完成營造林任務131.5萬畝。

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局長牧遠說,內蒙古以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築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為總目標,全力推進國土綠化,加大防沙治沙力度,今年將完成營造林任務1297萬畝、種草任務1500萬畝。

據瞭解,經過多年生態治理,內蒙古實現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連續“雙提高”,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雙減少”,巴丹吉林沙漠等五大沙漠周邊重點治理區域沙漠擴展現象得到遏制。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