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黄金历来在人们眼中都是权势与富贵的象征。若有什么能自动产出黄金,那一定是祥瑞异兽。

志怪笔记里倒真有鼻子有眼地记录了可以口吐黄金的鸟——嗽金鸟。

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晋《拾遗记》有载:“昆明国贡嗽金鸟。国人云:‘其地去燃洲九千里,出此鸟,形如雀而色黄,羽毛柔密,常翱翔海上,罗者得之,以为至祥。闻大魏之德,被于荒远,故越山航海,来献大国。’帝得此鸟,畜于灵禽之园,饴以真珠,饮以龟脑。鸟常吐金屑如粟,铸之可以为器。昔汉武帝时,有人献神雀,盖此类也。此鸟畏霜雪,乃起小屋处之,名曰“辟寒台”,皆用水精为户牖,使内外通光。”

昆明国,也就是现在的云南一带,进贡了嗽金鸟。这鸟并不是产自昆明国,它跋山涉水,来自据此地九万里的燃州。

嗽金鸟模样如雀子,有着鹅黄色的羽毛,柔软绵密,常常张开双翅,翱翔海上,航海的人认为见到嗽金鸟,是祥瑞的象征。

这里的帝指得是魏明帝。

魏明帝是什么人?

魏明帝曹叡,是曹丕与甄氏的儿子。史书上评价他: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容人直谏,但是呢,喜好建造宫室,建了一座

灵禽之园

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魏明帝曹叡

“明帝即位三年,起灵禽之园,远方国所献异鸟殊兽,皆畜此园也。”

嗽金鸟也养在这座满是奇珍异兽的皇家园林里,养起来极其奢侈,吃得是珍珠磨成的粉,饮得是敲开的龟脑。

这么一看,虽然常吐黄金,黄金还和栗米般大小,饲养成本太高,想要用来发家致富还是算了吧。魏明帝之所以宠爱这只鸟,主要是图个吉利。

这只鸟害怕许都寒冷的霜雪,魏明帝特地为它建了小屋,名为“辟寒台”,用水晶为门窗,以便日光能够照耀屋内。

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这段短短的记载,可以得出这些信息:嗽金鸟,生活在据云南九千里的地方,换算到今天就是大约4500公里以外,那里海域广阔,四季温暖。放到现在的世界地图上来看,嗽金鸟应该出自非洲或者大洋洲,活跃在印度洋或太平洋上。

笔记里还说汉武帝时有人献此神雀,但是围绕在汉武帝身上的传说太多了,什么怪事都能安到他身上,说“武帝时有人进贡一庞然大物,名为恐龙”听起来都毫无违和感。

嗽金鸟吐出的金屑可以打造成钗钏,名为辟寒金。

唐代的《酉阳杂俎》就说:“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钗珥,谓之辟寒金,以鸟不畏寒也。宫人相嘲弄曰:“不服辟寒金,哪得帝王心。不服辟寒钿,哪得帝王怜。”

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明代有诗云:禁㾕铢衣围夜玉,嵯峨宝髻辟寒金。

她们将嗽金鸟吐出的金屑命名为辟寒金,以为鸟儿不畏寒,哪知道只是这只鸟生活在帝王打造的温暖小屋里,足以抵御寒冷。

魏明帝因奢淫被史学家批判,据说“魏明帝后宫甚众,嫔嫱共达数万人”。

在后宫中不受宠的女人们幻想着佩戴帝王恩赐的辟寒金,相互嘲弄着、念叨着盼宠谣,相继在寒冷的许都层层叠叠的宫室中,年华老去。

嗽金鸟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

“魏氏丧灭,池台鞠为煨烬,嗽金之鸟,亦自翱翔。”

魏灭于公元265年,据嗽金鸟被进贡于朝才过了36年,寓意吉祥的鸟儿并没能阻挡魏国的衰落。

嗽金鸟:传说中能口吐黄金的鸟儿

在灵禽之园燃起的大火中,嗽金鸟腾空而起。落笔倒有些解脱的意味,在温暖的故乡,喜爱翱翔于浩瀚海洋之上的鸟儿,有朝一日被饲养在水晶筑造的辟寒台中,食珍珠,饮龟脑,真的会快乐吗?反而像是场无妄之灾。

倒不如这一切都被摧毁,振翅而飞,来得畅快。

注:图片来源「 神话少女 · 嗽金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