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複試--網上覆試,有可能採用哪些形式?


20考研複試--網上覆試,有可能採用哪些形式?


20考研,到現在看似一切都已經定了,但好像一切都還是未知!國家線發佈在4月中旬,但是不知道具體哪天?研究生錄取將會擴招,但是不知道具體有哪些學校哪些專業?考研複試已經推遲,但是不知道複試會採用什麼形式?


而現在,大概最多人關注的問題,莫過於複試到底是採用面試,還是線上,或者說是直接取消複試!


如果採用網絡複試,將可能採用怎樣的方式?


200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被突如其來的非典打亂了全盤計劃。這是這次特殊時期考研複試,唯一可以借鑑的先例。


2003年華東師範大學,受非典疫情影響,當年採取了電話複試形式,以免提方式向考生提問,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回答,專家組依據考生回答情況進行評分。


專家組成員打分後得出複試成績,然後與初試成績一起按比例摺合成綜合成績。隨後據此確定錄取順序。同時,全程錄音,以作查證。


除了電話複試,,當時不同院校依據實際情況採取了不同複試方法。


中國政法大學採用網絡複試,在網上統一公佈題目,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撰寫論文。


北京語言大學使用通信方式,問卷在同一時間用快遞寄出,採用開卷。


與現在相比,當年的研究生複試成績在總成績中所佔比例不高。所以,初試成績排名靠前的話,相應地在綜合排名中也佔有優勢。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各項工作規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機制和方法。對於大多數高校來說,為了保證研究生複試工作穩定性和規範公平,各高校更傾向於觀察疫情的發展情況,等到相對安全的時期,再開啟複試工作。


事實上,在4月底前完成考研複試工作,並不會打亂學校的錄取工作,也不會對落榜考生找工作造成較大影響。換句話說,不管採取什麼方式,4月底前安排複試和研究生錄取工作是來得及的。


現在,網絡技術更加先進,普及率也很高。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採取網絡複試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是如果進行網絡複試,複試環節中的筆試就需要改換形式來進行,比如佈置開放性題目,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將答卷返回專家組。複試期間進行的身份核驗、材料審核等工作也不便順利展開,對考生進行全面考查的功能和錄取工作的嚴謹性就會受到影響。


東北林業大學在官網發出通知,不排除採取遠程網絡方式進行面試的可能。海南大學也提出,若疫情還未完全解除,則考慮取消筆試,採取網上覆試系統開展複試。


理性看待擴招對複試的影響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擴招將向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傾斜。其中,碩士研究生擴招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新冠肺炎疫情將對相關產業,特別是吸納勞動力較多的第三產業及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產生負面影響,減少就業崗位,引起高層次人才的結構性失業。鑑於國家當前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剛性需求,研究生教育擴招的重點在於國家急需領域的專業學位。


從各國在校研究生佔總人口的比例上看,每1000人裡,中國僅有2人左右,而研究生教育發達的國家,如美國、英國等,均接近10人。從就業人口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數佔比來看,中國僅為0.8%,歐美國家大多在10%左右,甚至超過10%。


所以,我國研究生教育還有擴張的空間。研究生教育本身就具有調整就業增量、延緩就業壓力的重要功能,也是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增強人口素質的重要手段,擴招研究生既是國計又是民生,儘管,可能對三年後研究生的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對延緩當前疫情所導致的就業崗位緊張現象,仍具有積極意義。


擴招會對於在複試分數線邊緣徘徊的考生有利,但要理性看待擴招對複試的影響。對於即將進行復試的考生而言,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態,展現出自己的綜合素質,還要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與報考院校學科特色科研特色上的匹配性,並嘗試做出有深度的結合或設想可能結合的方案。


注重溝通能力的訓練,嘗試提高語言條理性和表現力,如果遇到網絡複試,這一點更為重要。做好非結構化面試的準備,無領導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也可能會進入研究生複試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