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長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合肥推進方案”出爐

4月2日,合肥市政府對外發布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接下來,合肥將堅持上海龍頭帶動,聯手南京、杭州和區域其他城市,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集聚地、內陸開放新高地、綠色發展樣板區,努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市。

【目標】

2035年,主要指標基本達到長三角領先水平

推進方案提出,到2025年,合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實效,主要經濟指標與長三角滬寧杭等主要城市差距進一步縮小,科創產業、區域交通、營商環境、城鄉融合、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領域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全面建立。

到2035年,主要指標基本達到長三角領先水平,創新創業活力充分釋放,城鄉區域差距進一步縮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公共服務水平趨於均衡,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與長三角先進城市大體相當,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立,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基本建成。

【科學中心】

推動合肥、張江聯合研究基金設立運行

推動合肥、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發展,共同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合研究基金設立運行,建立合肥、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常態化聯絡機制,探索推進規劃聯動、管理聯動、設施聯動、項目聯動、平臺聯動、人才聯動,促進管理方式互通、創新模式互鑑、科技攻關協作、成果轉化協同。

以合肥為總部,統籌各方創新力量,加快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今後,合肥市還將堅持提升拓展和開放共享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促進長三角大科學裝置集群化發展和開放共享機制建設,實現現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用戶、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互聯互通。

【創新平臺】

推進知名機構在合肥建設分支機構

為打造一批產業創新轉化平臺,合肥市將積極開展與長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深化與浙江大學產學研合作,推進與復旦大學合作項目在肥落地;支持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創新院、清華合肥安全院、北航合肥研究院、合工大智能院、安大綠研院等創新平臺,納入科學中心建設範圍。

接下來,合肥市還將支持政府、高校、院所、企業互建共建各類研發機構,積極爭取長三角優質的研發類功能型平臺落地建設,推進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賽迪研究院、中科院蘇州納米研究院、浙江之江實驗室等一批知名機構在合肥建設分支機構。

【創新生態】

探索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

在創新生態方面,合肥市將探索與杭州、寧波、蘇錫常、上海閔行等,共建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積極參與建設長三角技術交易市場聯盟和長三角專業化技術產權交易平臺,共同打造長三角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和專利信息資源庫。

在知識產權保護應用方面,推進建設長三角產權交易市場,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跨省交易和高技術企業與成果資質互認制度,推動區域內同類產業共同建設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和專題數據庫。

【軌道交通】

構建公交化的城際軌道客運網

接下來,合肥市將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區位優勢,不斷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重點是積極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構築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為中心的多層次、高品質軌道交通體系,努力構建長三角公交化的城際軌道客運網。

具體來說,將加快推進沿江高鐵武漢~合肥~南京段、安康~襄陽~合肥~南京~南通~上海高鐵通道等前期研究;加快推進皖江地區城際鐵路網建設,開展合肥~蕪湖~宣城~杭州等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和前期工作。到2025年,鐵路網密度達到700公里/萬平方公里。

【公路】

謀劃推進合肥外繞城高速及其聯絡線

在公路方面,到2025年,高速公路密度達到5.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一方面,合肥市將加密擴容省際高速公路通道,謀劃建設一批東聯滬蘇浙、西接中西部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謀劃推進滬陝高速複線、滬蓉高速複線、京臺合肥西繞線、合蕪宣杭高速複線等項目。

同時,優化合肥境內高速公路佈局,謀劃推進合肥外繞城高速及其聯絡線、明巢高速南延段建設,新改建一批合肥繞城高速互通道口。依託引江濟淮工程,加快推進合肥兆西河通江一級航道建設,著力構建江淮航運中心,打造合肥國際始發港。

【信息】

共建城市群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

在推進長三角信息共用共享方面,今後,將依託正在申報的量子信息國家試驗室,結合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共同建設覆蓋華東地區的長三角城市群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

一方面,統籌長三角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布局,編制《長三角城市群量子保密通信幹線網布局規劃》,聯合論證網絡系統架構,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完成主幹網絡建設,實現與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的無縫銜接。

另外,開展量子通信應用試點,圍繞保障長三角城市群的金融、政務、電力等網絡信息的安全傳輸,組織開展基於環網的安全保密通信服務,編制量子通信技術在金融、政務等領域的跨域應用試點方案,協同開展面向運營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技術驗證、標準和檢測手段的共建共享。

【教育】

引進滬寧杭一流大學、院所設分支機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接下來,合肥市將推動合肥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牽頭構建長三角地區學前教育發展聯盟;積極引進滬寧杭優質教育資源。同時,推動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範專科學校與滬寧杭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全面合作,共建“高水平高職學校”。

在高等教育方面,鼓勵在肥高校積極加入“長三角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協同中心”;推動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與滬寧杭優質高校全面合作,構建“一流學科”聯合體,共建“雙一流”大學;大力引進滬寧杭一流大學、科研院所到合肥設立分支機構。

【醫療】

引進高端優質資源共建區域醫療中心

為了共同打造健康長三角,今後,合肥市將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引進長三角高端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來肥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加強智慧醫療協作,依託電子健康卡,實現長三角區域醫療衛生信息互聯互通,醫療服務一卡通用,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

此外,合肥市還將推動合肥市濱湖醫院與上海交大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創傷中心、省國際婦女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科方向)、合肥離子醫學中心與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等合作共建項目儘快落地。未來,大家不出遠門,就可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金融】

建設長三角金融創新示範區

為打造長三角金融集聚生態圈,合肥市將推動合肥國際金融後臺服務基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包河、蜀山、廬陽、高新等金融功能區,建設長三角金融創新示範區。依託中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等優質高校資源,構建長三角高端金融人才培育基地以及金融學術交流平臺;積極引進長三角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基金設立。

除了要參與長三角金融合作,合肥市還將對接長三角優質金融資源。依託光谷金融港、雲谷金融城、濱湖金融小鎮、合肥金融廣場等一批金融產業項目,積極引進長三角銀行、保險、基金、期貨、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在合肥設立區域分中心,為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升級、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能源】

推進皖浙油氣合肥聯絡線等謀劃建設

按照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總要求,合肥市將主動融入長三角油氣產供儲銷大格局,打造區域電力綜合樞紐,不斷拓展新能源產業合作領域,培育壯大區域能源交易市場,顯著提高區域能源互聯互通、互濟互保能力,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能源支撐。

在油氣基礎設施方面,推進與長三角區域油氣管網聯通,參與編制長三角天然氣供應能力規劃,推進長三角區域天然氣管網、LNG接收站等能源基礎設施在肥布點建設;加快推進江蘇中海油濱海LNG配套管線合肥段項目建設,力爭早日建成向合肥市供氣;推進蘇皖天然氣、皖浙油氣合肥聯絡線等謀劃建設。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