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產品逾期後會跑路和倒閉嗎?

2018年以來,金融市場亂象橫生。除了6~8月份密集爆雷的P2P平臺,部分持牌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出現了跑路情況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


信託公司產品逾期後會跑路和倒閉嗎?


由於信託在大類上也屬於私募產品,不少投資者不由得擔心:信託公司會跑路嗎?或者,信託公司會倒閉嗎?信託公司倒閉後信託資產如何處理,會影響我的信託資產嗎?

1、信託公司會跑路嗎?

要回答某一個公司是否會跑路,公司股東背景就十分重要。一般來說,自然人背景的私營企業,實控人/股東可能會出現資不抵債、跑路情況,但如果公司背景為大型企事業單位,跑路的可能性就幾乎不存在了。

如今,信託公司註冊資本均在10億以上,大部分在30億以上,以央企、國企、大型金控集團背景為主,日常經營活動受銀保監會監管。

信託公司由於業務的私募性質,平時做的公開宣傳不多,導致許多人不瞭解。但是隻要稍微一核實,就不難得出結論:信託公司是不會跑路的。

2、信託公司會倒閉嗎?

許多人可能還是會擔心,信託公司即使不跑路,有沒有可能倒閉呢?畢竟任何企事業單位法律上都有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而倒閉的可能。

關於這一點,可以明白地告訴投資者:信託公司破產、倒閉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小,幾乎是不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信託公司除了正常的經營、投資獲得收益外,信託公司所持有的的【信託牌照】本身就是價值很高的資產。

信託牌照涵蓋金融各個領域,全國僅有68家信託公司,且銀監會已經停發新的信託牌照,比銀行牌照還要稀缺。信託公司出現資金困難後,通常會採取置換股權等方式獲得新的增量資金入主。

3、信託公司可能出現的情況:銀監會公開處罰或暫停業務

綜合上述分析,信託公司牌照稀缺昂貴,又背靠財大氣粗的央企、國企、大型金控集團,出現倒閉、跑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信託公司畢竟受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一旦銀保監會發現信託公司違規後,通常採取三種方式:通報批評;罰款;暫停業務

以“信託公司罰單 銀監會”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一大堆處罰結果,2018年以來,銀保監會截止目前已對18家信託公司開出22張罰單,裡面大多涉及風控管理、地方融資平臺規範、資金監控等問題。


信託公司產品逾期後會跑路和倒閉嗎?


如果信託公司的問題比較嚴重,部分信託公司會暫停業務,啟動內部整改措施,這類暫停通常有一個期限,在三個月到一年不等,之前也有過案例。

銀監會的處罰是針對信託公司層面上的處罰,一般而言,對投資者影響不大。即使您投資的信託產品對應的信託公司被處罰了,信託資產也不會受到影響。

4、信託行業穩定器:信託業保障基金

信託業保障基金就是主要由信託業市場參與者共同籌集,用於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的非政府性行業互助資金。

2014年12月10日,中國銀監會和財政部聯合發佈了《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也於2015年1月16日獲發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15億人民幣,由13家經營穩健、實力雄厚的信託公司出資設立。

截至2017年6月30日,保障基金規模已達1100多億。目前,信託業保障基金運行已逾三年,但尚未有動用的先例。


信託公司產品逾期後會跑路和倒閉嗎?


當然,信託業保障基金對信託公司進行流動性救助,意味著信託公司有了“安全墊”,但不代表信託產品仍然可以維持之前的“剛性兌付”,信託投資仍然是不承諾保本的高淨值投資。投資者挑選項目時,仍然要權衡收益與風險,優選高安全墊的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