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就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前不久,刚刚跟一个发小L聚了一下。席间,他满腹牢骚,抱怨在新的单位被人孤立,被其他同事敌视,自己过得很辛苦,有了辞职的念头。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1次这样子说了,在两年前上一家公司,他也曾经有类似的感慨。可以说,大学毕业至今,他的工作史,就是一部抱怨史。

我跟他比较熟,所以知道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他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平时工作压力大,所以回到家经常对他要求严厉,不假颜色。L从小就很怕他的父亲,凡事都由父亲给他做主。所以养成了他内向自卑,不善交际的个性。上学之后,他也处理不好跟同学关系,经常被人嘲弄,被人冷落。

孩子的童年,就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我还有另一个好朋友H,从小父母很重视教育,也比较开明,所以对他有关爱,也有批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H而且性格很好,情商很高,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担任班长。大学毕业之后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在里面非常成功,人缘很好。现在30多岁,已经是一个部门的领导了。

从L和H两人的经历中,我发现,他们长大之后的处境,其实跟小时候的家庭有很大关系。更具体的说,他们的现状,跟同年的情况相差无几。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童年的不断重复。

孩子的童年,就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知名的亲子教育栏目《小步读书会》里面也提到过:“我现在才发现,许多人纵然听了很多育儿方法和技巧,但是总做不好,因为在他们面前有一个坑,他们始终迈不过去,这个坑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在我看来,其实上面两句话是一个意思。人的一生都无法脱离父母童年对我们施加的影响,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童年时的遭遇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性格。举个例子,原生家庭如果气氛和谐,那么孩子的性格一般是开朗大方。如果原生家庭气氛压抑,那么孩子会胆小内向。

孩子的童年,就是他们一生的缩影

其次,童年时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终生的安全感。根据研究,孩子在小时候,特别是3岁之前,父母的陪伴、教育会影响他们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安全感不够,孩子一辈子都会缺乏自信,直接影响幸福感。

再者,童年时父母的教育会成为孩子日后的行为模式。其实国外早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被孩子记忆在潜意识中,并不知不觉地效仿。所以,有家暴的家庭的子女会延续家暴,重视儿童教育的家庭的后代也会重视教育。

所以,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请所有的父母重视亲子关系,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