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先不說話,看一下全圖: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曹全碑》碑文全拓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

《曹全碑》此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是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題名33行,分5橫列。書體為隸書,篆額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釐米,橫寬123釐米。此碑於明萬曆初在郃陽(今陝西合陽)莘裡村出土,傳碑石在明代末年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現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有明拓本。

下面我們賞析冊頁: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曹全碑》的筆法特點:

一、筆形經典,豐富多變

從筆畫形態來看,其點畫、橫波、波挑、波磔等各類筆畫形態完美,情趣多端,充分展示了成熟漢隸的面貌。

二、圓實活脫,剛柔相濟

其筆畫以圓實的篆籀筆意為主,形質極佳,這一點在筆畫的起、行、住處,均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由於充分利用了中鋒與“筆軟”之性,其筆性極為活脫,“圓”與“韌”成為其筆畫形質的主要特徵。但是,此碑筆意並非純粹的“圓勻”,勁峭與剛健的線形在筆畫交錯之間時時可見。也正因此,《曹全碑》才具有了遒麗多姿的風貌。更為可貴的是,這種剛柔相濟的變化在同一筆畫中常能更替而行。正所謂“轉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後按者”。

三、靜中寓動,曲直相諧

《曹全碑》其筆速並不是一味的“勻”與“平”,而是頗具情性。其行筆以穩健為主基調,輕鬆而勻淨,毫無“鼓努為力”般的刻意。但當逢動若脫兔之處,其又斬決果斷,絕不拖泥帶水,如“供”字的長橫。另一方面,書者在處理筆畫曲直關係時也頗用巧思,短畫多直,長畫善曲,直曲相諧,動靜自現。正體書屬於靜態字體,要使得字生動起來,不能表面化地利用行草中的“牽絲”手法,而應合理地處理不同筆畫之間的線形關係,使之產生“潛相矚視”的聯繫,這才是一條通途。《曹全碑》字中的節奏韻律之美,不僅是由於筆速疾澀造成的,筆畫之間的直曲相諧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四、輕重相和,提按豐富

輕重相和也是其筆畫之美的一個重要特點。以筆形而論,此碑以細線為主調,其細而不弱,雖纖如髭發,但質感卻“圓如椽”。另一方面,在細線組合之外,粗筆畫的出現也使得整個字具有了出奇的神采。其與細線的搭配頗為和諧,既具有了較大的反差。同時這種差異又能相互和諧,沒有一絲突兀生硬的感覺。這一點反映了書者在用筆上具有較高的提按水平。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大字賞析: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漢隸中的古典舞,一見傾心

結體:


一、橫向取勢,結體扁平

二、中官緊收,四周舒展

三、主筆定位,重心多變


章法:

《曹全碑》的章法單就正文分佈來說,有如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縱有行,橫成列

《曹全碑》縱看成行,橫看成列,佈列勻稱,自然和諧,靜穆潤和,嚴整美觀,具有廟堂之氣。

二、左右開張,字距大於行距

三、縱蕩橫湧,靜中寓動

清代書法家萬經:“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清代書法家王澍:漢隸碑版極多,大都殘缺,幾不能復識矣,惟《曹景完碑》,猶尚完好可習。(《翰墨指南·書學宗派六則》)


《曹全碑》在明代萬曆年間出土,保存完好,是全面瞭解和學習漢隸的寶貴資料。明末清初政治因素的影響,金石、考據學興起,帶動了書法書風的轉變,為《曹全碑》廣泛傳播奠定了基礎。一大批書法家取法《曹全碑》。時人相傳“鄭汝器隸書絕有名於時,要只學得《曹全》一碑耳”。據史料記載,明末清初書法家傅山的傳世作品就有他臨摹的《曹全碑》。《曹全碑》在此時成為書法家爭相臨習的範本,甚至到民國時期很多書家都青睞此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