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註釋]:①“召伯分陝,君懿於 棠”:召伯即召公,周武王的堂弟,姓 姬名爽。因早年採食於召(今陝西岐 山西南),故史稱“召公”。他和周公共 同輔佐成王,位高權重。分陝:《公羊 傳·隱公五年》:“自陝而東者,周公主 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周滅商 後,周公封於魯,召公封於燕。(上個 世紀在北京琉璃河地區發現了召公 始封地。)“君懿於棠”:懿,美、善。棠, 即甘棠,俗稱杜梨、棠梨。《史記·召公 傳》:“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 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 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 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 詩。”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②“晉陽佩韋,西門帶弦:”《韓非 子·觀行篇》:“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 以自緩;董安於之心緩,故佩弦以自 急。”晉陽,趙鞅邑,安於為趙氏臣。 韋,皮繩,性柔韌,性急之人佩以自 警;西門豹性緩,故帶弦自戎。弓弦緊 繃,故以此提醒自己。按《韓非子》所 記,應是晉陽性緩,西門性急。碑文記 顛倒了。

③“流化八稘”:稘,週年,同 “期”。

④蕩陰令:蕩陰縣屬河內郡,在 今河南省蕩陰縣。張遷在谷城縣任職 八年,有善政,現在要改調蕩陰縣任 職,故有下面“隨送如雲”情景。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⑤“周公東征,西人怨恩”:周公, 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他與 召公一起輔佐成王。時管叔、蔡叔等 叛亂,周公出師東征,三年方平。西人 慶祝勝利,悼念亡者,有哀思之情。見 《詩·破斧》。

⑥“奚斯贊魯,考父頌殷”:奚斯 曾作《魯頌》,正考父作《周頌》。有人 以為,下面“三代以來,雖遠猶近”諸 句應在此處。意為因為有了《魯頌》、 《周頌》,時代雖遠,也感覺很近。原碑 應是誤置。

[譯文]:召公分主陝地以西,他 在甘棠樹下留下善政美名,張君之美 名,亦不相讓或猶過之。昔日晉陽(董 安於)性急,故佩韋(皮繩)以自警;西 門豹性緩,則帶弓弦作為鑑■。而張 君素質很好,能兼二者之長。張君(在 谷城)之善政流美八載,現在要改任 蕩陰縣令。吏民奔走相告,送別者多 如雲湧。周公東征三年,西人懷著哀 怨思念。奚斯曾作《魯頌》贊魯,正考 父作《商頌》歌殷。前代的賢哲已有頌 德之遺芳,有功不記,後人就很難再 寫。於是現在就刊石豎碑,以流傳萬 載。三代(夏、商、周)情況,雖然時代 很遠(由於有頌詞傳世),又覺得很 近。《詩經》所載都是舊事,我們所云, 卻是新聞。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原文]:於穆①我君,既敦既純。 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紀行求本,蘭生 有芬。克岐有兆②,綏御有勳③,利器 不覿,魚不出淵④。國之良幹,垂愛在 民。蔽芾(沛)棠樹⑤,溫溫恭人。乾道 不謬(繆)⑥,惟淑是親⑦。既多受祉 ⑧,永享南山⑨。幹祿⑩無疆,子子孫 孫。

[註釋]:①於穆:於,嘆詞。穆,美 也。

②克岐有兆:克,能也。岐,知道。 兆,預兆。《詩·生民》:“克岐克嶷。”

③綏御:綏,安、撫。御,治也。

④“利器不覿,魚不出淵”:《老 子》:“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 以示人。”覿,顯露。

⑤“蔽芾棠樹”:《詩·甘棠》:“蔽 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 弱小。棠樹,即甘棠樹。周宣王命召伯 虎為其母舅申伯築城蓋房,召伯虎十 分盡心,名聲甚好。召伯虎住處有一 甘棠樹,申伯及其後人為了紀念召伯 虎,長期保護這棵樹並作詩歌詠。

⑥乾道:乾,天也。乾道,即天道。

⑦淑:善也,美也。

⑧祉:福也。

⑨南山:《詩·天保》:“如南山三 壽”。

⑩幹祿:幹,求也。祿,官俸。

[譯文]:美哉張君!你既敦厚又 單純。你有白雪一樣的本性,又有孝 敬父老、尊敬他人的仁德。紀其行而 求其本,就像蘭花生來就有香味。能 夠預知因有徵兆。安撫治理卓有功 勳。事良策不輕顯露,就像魚兒潛藏 深淵。國家的棟樑,為民所愛,就像周 人愛護召伯虎的棠樹。樹雖弱小卻溫 馨宜人。天乾之道,不會有錯,惟有善 良才為人親近。受此福祉,應像南水 一樣永恆。祝其官祿無窮,並傳至子 子孫孫。

[原文]:惟中平三年①,歲在攝 提②。二月震節③,紀日上旬。陽氣厥 析(■)④,感恩舊君。故吏韋萌等,僉 ⑤然同聲,賃⑥師孫興,刊石立表,以 示後昆⑦。共享天祚(秨)⑧,億載萬 年。

漢隸:《張遷碑》譯文淺析


[註釋]:①中平三年:東漢靈帝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②“歲在攝提”:攝提格,早期的 歲陰紀年,即寅年。《爾雅·釋天》:“太 歲在寅,曰攝提格”。該年為丙寅年。

③二月震節:《禮記·月令》:“仲 春三月(二月)雷乃發聲,始電”。震, 指雷聲震耳。故二月稱“震節”。

④厥析:厥,其,乃。析,剖開。

⑤僉:眾、全。

⑥賃:僱用。

⑦後昆:後代。

⑧祚:福。

[譯文]: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 186年),干支為丙寅(攝提格),二 月──初見打雷之月。時在上旬,正是 陽氣上升、陰氣下沉的轉變之際。為了 感謝舊時明君之恩德。故吏人韋蔭等 人,眾口同聲, 一致同意僱用 石工師傅孫興, 刻石立碑,以告 示後人,共享天 賜之福,直至千 秋萬代。(完)

拓片實物拍攝,可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