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留守儿童“缺”什么?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来回答

【实践育人】留守儿童“缺”什么?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来回答

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留守儿童“缺”什么?回答好这个问题,有利于有针对性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助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暑假,我校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农村留守儿童需求缺失情况”调研团队的30余名同学,先后在湖北竹山县、郧阳区、蕲春县、孝昌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云南省彝良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等地开展调研,队员们先后访谈留守儿童及家长140余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20余份,从生活用品、学习用具、娱乐设施等物质缺失,学业辅导、兴趣培养、文娱活动等教育缺失,亲情陪伴、心理关怀、人际关系等情感缺失,安全教育、保护措施等监护缺失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实践育人】留守儿童“缺”什么?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来回答

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深有触动。杜雨同学是实践团队成员之一,当他走入留守儿童小琳家中时,小琳正在做作业,对杜雨的到来感到很惊讶,小琳的性格非常内向,刚开始不爱说话,经过杜雨的一番开导,她才慢慢敞开心扉,她向杜雨诉说了她的心事和苦恼,当杜雨和她聊到她的父母时,小琳久久不愿说话,过了半分钟才含着泪花说:“爸爸妈妈来看我是在前年了。”

【实践育人】留守儿童“缺”什么?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来回答

团队成员黄鑫小时候也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他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感同身受。许多留守儿童长期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时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他们在物质特别是心理、情感上的有许多“缺失”,给他们的童年蒙上了“阴影”。在他走访的四个家庭中,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都很内向,放假一般都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黄鑫认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

该团队指导老师梅来源说:“我们组织学生以社会实践形式,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心,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不仅有利于更加有针对性做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更激发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的熔炉中吸取成长‘养分’。”

下一步,该团队将组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形成高质量社会实践成果。

来源|党委宣传部

技术|黄俊杰

审核|张自力

【实践育人】留守儿童“缺”什么?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来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