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2個小故事,你會發現自己可能對【無效社交】有什麼誤解!

對於社交,在文藝青年腦補的場景裡,大概是這樣一番景象:

邀三兩知心朋友,覓一家茶坊酒肆,談古論今,款酌慢飲。酒酣處,共鳴時,任你把牛逼吹得天花亂墜,我還聽得不亦樂乎。然後,添杯換盞,大話藍圖。談笑風生,醉眼迷離。不聞爾虞我詐,只是飛觥獻斝。

看完這2個小故事,你會發現自己可能對【無效社交】有什麼誤解!

社交場景:你有故事我有酒

可惜,網友來了個神補刀:

看完這2個小故事,你會發現自己可能對【無效社交】有什麼誤解!

無效社交經典語錄

看了總結,誰都忍不住感嘆:這年頭,網絡人民就知道瞎說大實話!

我們身邊,無效社交的故事戲碼無時無刻無不在上演。

比如前天晚上,為了維繫親朋好友的感情,我備了一桌好酒好菜,把那幾個隔三差五就約一次的好友約到家裡。破題地說法叫社交,說白了就是為了一起吹牛逼,繼續大家現在都喜歡的生活方式,沒什麼明確目的。

一個沒有主題的聚會,一群沒有目標性談話的朋友,坐在桌子上卻有說不完的話題,你方唱罷我登場,說得那叫一個痛快。從點評這道菜少了幾顆鹽,到豬八戒應該長黑毛......話題的跨度比時空裂縫還大,節奏比大都市的生活還快。

當然,這些話題聊了就算了,也沒人能記清上一句誰說了什麼。

說著說著,不知怎麼的,就說到了“無效社交”這個熱門關鍵詞。

大熊對這個詞感觸頗深,不禁道出了他的故事。

大熊比我們年長几歲,是我們一個朋友的哥哥,往日打過幾次照面,瞭解不是很多,所以當他講起他的當年故事之時,大家都不好意思插嘴,都豎著耳朵笑眯眯地聽。

大熊小時候調皮搗蛋,在《古惑仔》的“薰陶教育”下茁壯成長,雖然很喜歡上學,但從沒喜歡過上課。三天兩頭都在街頭充霸王,年方十五早已“譽滿江湖”,等到成年之時,他早已從鎮上的初中步入社會大學,身邊的朋友用手指頭數恐怕要掰好多輪,達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人生巔峰”。

但這些“兄弟”,用大熊自己的話說,就是酒肉朋友。

沒事的時候,大家邀在一起拼酒,不為什麼,就是證明一下“老子酒量肯定比你大”。除了喝得趴到桌子底下去的,沒見誰服過誰。

等到大家喝得老闆不敢賣酒的時候,大家又馬上認慫,一個個都裝喝醉,趴在桌子上裝人事不省,因為老闆總要抓住最後一個強裝沒醉的人來埋單。

說到這裡,大熊不禁唉聲嘆氣,說自己身邊都是些狐朋狗友,真正你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一個個都杳無音信。當你日子過得好一點的時候,他們又成群結隊地來“拜訪”,要麼“借包煙錢”,要麼“來慶祝你發財。”

大熊說:“這些‘朋友’,生怕你混得比他好,生怕你把錢掙到了!”

我們聽了都笑,說可能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有問題。

大熊擺擺手,說他羨慕我們這樣的朋友圈,大家在一起聊天總能讓人感覺到心情舒暢,即使是爭嘴,也覺得正能量滿滿,因為大家都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像他,沒讀過什麼書,天天都在無效社交。

我們端起酒杯,跟他說其實大家都一樣,只不過大家都喜歡展示自己喜笑顏開的一面,背後的辛酸窩囊只是他沒看到而已。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對“社交”這個詞有了新的認知,並且打上“有效”和“無效”的標籤:

1.社交就是你想吹牛逼,恰好我也願意聽!

2.吹牛逼不等於無效社交,只要吹得好,收穫開心也是一種有效社交。

雖然如今的社交已被打上“有效”和“無效”的標籤,但社交的初衷並非要你趨利避害,而是通過某種方式的來達到最終目的。這種目的,可能是為了維繫親朋好友的情感,可能是為了以後不可預見的進益,也可能是為了單純地獲取心靈上的慰藉。

不要說什麼君子之交淡如水,感情是約出來的!

約得出來的是朋友,約不出來的可能是“緣分未到”!

三觀不合的人,不可能隔三差五就坐到一個桌子上談理想、說未來,說到自己某天生活不如意時,還敢放肆地來一個開懷大笑。

這便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是判定社交是否有效的常見場景。

看完這2個小故事,你會發現自己可能對【無效社交】有什麼誤解!

有效社交

通過大熊的故事,我想起曾經在知乎上看到的另外一個關於社交的故事,記憶猶新。

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是三好學生,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如願以償考上了一所美國常青藤高校。

但他去了美國後,發現自己除了中國留學生,無論如何都無法融入到外國友人的圈子。

後來,他痛定思痛,仔細一分析,才發現原因所在。

他不缺乏社交能力。在他出國留學之前,他有很多朋友,還被同學們譽為學校的“交際花”;也不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表達方式不同而造成這種結果,他從小就接受西式教育,思維方式和正宗美國人沒什麼區別。

他之所以在異國他鄉找不到真心朋友,除了他自己對朋友的認知和西方人有所不同外,主要體現在生活環境導致的人生價值觀上面。

他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是在一場社交酒會上。

酒會上,他與一個美國本土學生、一個非洲留學生、一個越南留學生就畢業後有什麼打算這個話題有過一次簡短的交流。

美國學生說,他畢業以後希望去非洲大草原,做一個動物學家,研究動物們的生活習性,並學會如何去跟它們溝通,如何跟它們一起生活,保護它們,這樣的人生聽起來就很有趣,也很有價值。

非洲留學生聽了,不以為然,說與其和動物們一起生活,他更願意用所學知識回到非洲,養更多牛,讓非洲人民不再因為飢餓而盜獵。

越南留學生笑了笑,說他的理想就是為祖國的強大貢獻一分綿薄之力,不讓越南再經歷一次越南戰爭。

故事的主人公想了想,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沒什麼屬於自己的理想。他的人生早已經被父母規劃好,留洋歸國以後,他會在父母的安排下,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賺一筆不少的錢,然後買一處名貴的房子,再結婚生子,過上人人羨慕的生活。要說人生價值,衡量標準似乎只有父母的期盼和金錢獲取的多少。

他不像北大男生王猛(化名)那般有思想,不會對安排了自己人生的父母說出“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這樣的話,但也不會感激父母賦予自己這樣的三觀。

他突然感到無限悲哀,同時也恍然大悟,原來,他一直找不到朋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人生價值觀。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就是他遇見的這種情況。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分析,美國學生的需求層次早已上升到金字塔頂端,他需要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考慮人生價值這個問題是基於全人類文明昇華的高度;非洲留學生呢?他考慮問題基於非洲人民的實際生活條件,也是馬斯洛需求層次最低等的一層,生理需求,溫飽問題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非洲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拋開愛國主義情懷不談,越南留學生的需求層次比非洲留學生高一級,屬於安全需求。而主人公自己,祖國強大,家境殷實,衣食無憂,他目前最需要的只是社交需求。

看完這2個小故事,你會發現自己可能對【無效社交】有什麼誤解!

馬斯洛需求層次

他之所感覺自己無法融入外國學生圈,只是因為他與其他人成長的生活環境不同,造就了在價值觀上的不同需求層次。美國學生覺得他價值觀與自己不在同一個層級,與他聊天就屬於無效社交,所以不想跟他朋友;非洲留學生的需求層次又太低,除了人道主義救援,他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話題,所以他又覺得與非洲留學生談人生屬於無效社交;越南的留學生更不用說了,張口愛國閉口奉獻,還自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直接被主人公列為“無效社交黑名單”。

這個故事說明,社交的是否有效,主要取決於社交對象的自我判定

這場酒會,對主公人來說必然是有效社交,因為他有了新的認知,並且有了深度思考。但對於美國學生來說,恐怕無效社交居多。好比網絡上流傳的那個故事:砍柴人與牧羊人吹了一天牛逼,結果天黑的時候,牧羊人的羊吃飽了,砍柴人卻兩手空空。

還是那句話,給社交貼上“有效”或者“無效”的標籤,根本目的不是要你趨利避害,做一個勢力的人。

古人早有名言在先: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所以有人如此感嘆:人生一世,知己二三,朋友七八,足矣!

願你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永無無效社交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