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送灶王爷,为何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1月1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民间称为过小年。腊月二十三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

过小年送灶王爷,为何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传统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过小年送灶王爷,为何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意思是男人不祭拜月亮,女人不祭拜灶神。为什么民间会有这种说法呢?

古人认为男属阳,女为阴,而太阳毫无疑问就是阳,月亮则对应阴。男人被认为是一家之主,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应该阳刚十足,不能拜月这种阴性的代表。同时,古人讲究封建礼法,认为月神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而嫦娥非常漂亮,是大美女,男人如果祭拜,则是心怀不轨的表现。因此只有女人可以祭拜月亮。

过小年送灶王爷,为何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另外,传说灶王爷是个英俊潇洒的男子,如果女的祭灶,就可能会有"男女之嫌"、非分之想,从而对灶王爷不敬。因此就有了“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