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向美国捐赠有可能会出大问题

随着中国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美国疫情进一步恶化,有些国内公益人士想给美国捐赠抗疫物资。爱心可以理解,但法律风险不可不防。由于两国的政治制度、法律规则以及文化背景不一样,出于好心办坏事的前车之鉴,提醒不要再次掉坑里。#必知法律常识#

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导致当地众多房屋倒塌,灾后重建使得美国石膏板供不应求。为了救急,应美国的求援,北新建材及其子公司泰山石膏向美国出口了1422万平方米的石膏板,占总销量的2.61%。没想到,从2009年起,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被拖入与美国多家房屋业主及建筑公司提起的旷日持久的诉讼,和解费用大约20亿人民币,诉讼费支出大约3亿元人民币。

可能中国人很难理解,美国的法律制度中有保护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数额可能是天价的。人家在美国起诉,你不应诉还不行,美国法院会作出缺席判决,而且还会判你藐视法庭,承担原告的代理律师费和藐视法庭罚款。北新建材的石膏板质量真有问题吗?美国石膏板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曾组织专项检查,结果表明,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被抽检产品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未发现质量问题。该公司的石膏板产品广泛应用于人民大会堂、国家体育馆“鸟巢”、上海世博园等重大标志性工程。但是,我们或许难以理解,美国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标准。就像中兴通讯被美国索赔几十亿,也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是所谓的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律和禁令,被敲了竹杠。美国有非常复杂的法律体系,一般企业很难搞清楚。我们在对外捐赠或者是出口美国时,充分了解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了吗?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就美国捐赠医疗器械出现质量问题一事进行情况通报,美国捐赠给北京、安徽、湖南和湖北等地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均为过期、废旧、霉变、污染过的,等于是一批洋垃圾,不得不进行焚烧处理。当时,国家质检总局就表示,今后要对相关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国外捐赠机构严肃处理。因此,美国若针对中国捐赠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制裁,也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相关企业有没有美国的许可证,是否符合美国的产品质量标准?各种指标都符合美国的要求?捐赠往往是单方面的,很少有捐赠协议,有捐赠协议也可能会遗漏免责条款,即使有免责条款也可能被主张在危急情况下签订而无效,那么事后美国消费者要起诉你,一告一个准。

太可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