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四月春風吹拂日,正是杏花漫天時。清明前後,有“花君子”美稱的杏花次第開放。疫情還沒完全結束,在此期間還應多宅家,少出遊,那麼如何才能與這“花君子”近距離接觸呢?早就為您準備好了“神器”——關於杏花的26首絕美詩詞。願大家能在杏花詩詞的美妙意境中得償所願。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尋 仙

(唐) 張籍

溪頭一徑入青崖,處處仙居隔杏花。

更見峰西幽客說,雲中猶有兩三家。

日 日

(唐) 李商隱

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幾時心緒渾無事,得及遊絲百尺長。

杏花

(唐) 溫庭筠

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

正見盛時猶悵望, 豈堪開處已繽翻。

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一樽。

杳杳豔歌春日午,出牆何處隔朱門。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上清詞

(唐)張繼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閒園裡,何異榮枯世上人。

杏花

(唐)李商隱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牆高月有痕。

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

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

吳王採香徑,失路入煙村。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杏花

(唐) 吳融

春物競相妒,杏花應最嬌。

紅輕欲愁殺,粉薄似啼銷。

願作南華蝶,翩翩繞此條。

杏花

唐·吳融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

軟非因醉都無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牆頭。

裴回盡日難成別,更待黃昏對酒樓。

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蝶戀花·春景

(宋)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偶題

(南宋)張良臣

誰家池館靜蕭蕭,斜依朱門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

遊園不值

(南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

一波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詠杏

(宋)楊萬里

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

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

絕 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玉樓春·春景

(宋)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臨江仙

(宋)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

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浣溪沙

(宋) 蘇軾

一別姑蘇已四年。秋風南浦送歸船。

畫簾重見水中仙。

霜鬢不須催我老,杏花依舊駐君顏。

夜闌相對夢魂間。

點絳唇

(宋) 蘇軾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

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

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浣溪紗

(宋)晏幾道

白紵春衫楊柳鞭。碧蹄驕馬杏花韉。

落英飛絮冶遊天。南陌風吹舞榭,

東城涼月照歌筵。賞心多是酒中仙。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臨江仙·淺淺餘寒春半

宋·晏幾道

淺淺餘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

煙迷柳岸舊池塘。

風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

覺來何處放思量。

如今不是夢,真個到伊行。

畫樓春

(宋) 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香篆暗消鸞鳳,畫屏縈繞瀟湘。

暮寒輕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畫堂春·春情

(宋)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雲鎖瀟湘。

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阮郎歸

(宋) 晁補之

兒童嬉戲杏花堤。春歸不解悲。

重來草露溼人衣。無花空繞枝。

曾學道,久忘機。一尊甘若飴。

平生魚鳥與同歸。臨風心自知。

杏花雜詩

(金)元好問

杏花牆外一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

看盡春風不回首,寶兒元是太憨生。

粉薄紅輕掩斂羞,花中占斷得風流:26首古詩欣賞詩人筆下杏花飄香

杏,樹大,花多,根最淺,以大石壓根則花盛。葉似梅差大,色微紅,圓而有尖。花二月開,未開色純紅,開時色白微紅,至落則純白矣。花五出,其六出者必雙仁,有毒。千葉者不結實。

《山海經》:“靈山之下,其木多杏。”

《莊子》:“孔子游緇帷之林,坐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

《西京雜記》:“上林苑有蓬萊杏,又有文杏,謂其樹有文彩也。東海都尉於臺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雲仙人所食。”

《池州府志》:“銅陵杏山,昔傳葛仙翁嘗留此種杏,下有溪,落英飛堰上,名花堰。”

——《廣群芳譜·第二十五卷·花譜·杏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