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孩子的“网瘾”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难题,“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也就滋生了很多特殊学校。很多无奈的父母会将孩子送至特殊学校,以期来日好转。但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些学校,只是“听说不错”就将孩子送了进去,从而导致悲剧。

其实,网瘾是一种心理障碍,与家庭相处模式、自身成长环境密切相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当从源头开始抓起。

“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近日,被过去已久的网瘾男孩之死刷频了。根据各个平台的信息可得知,这位男孩当时已有18岁,因网瘾辍学在家,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他未来堪忧,便在半年之后通过网络寻得了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希望这所学校的老师能够把孩子引入正轨,可是,不曾想43小时后收到的却是孩子的死讯,也就有了之后其父母申诉追责的事情,这或许与前段时间16岁生女的事件存在着某些联系。

留守孩子也需要爱,孝顺或是向父母求爱

男孩父母一直在外做生意,并未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有了网瘾之后也不能与孩子长时间共处,帮助他戒掉网瘾。

这个男孩从小就不能近距离地、直接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缺爱的人内心是空虚的。他希望父母能够关注他,呵护他,但是忙着生意的父母会觉得他是无理取闹。

“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男孩母亲刘丽说只要他们回到家,男孩就会给他们捶背按摩等,平时待别人也特别心善。或许当时他们的家人只注意到了这个孩子是个孝顺、有爱心的孩子,而不知男孩内心的需求,他这样做或许是希望父母能够注意到他的存在,多关心他一下,多抽点时间陪伴他。

网络是孩子的避难所,沉迷网络是孩子的呼救

可事实是没有,父母还是跟以往一样外出做生意,他能够明白父母的难处,却说服不了内心的自己,父母没有时间教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可以获得轻松的感觉,他从小就缺乏安全感,所谓的自尊也会制止他与别人诉说心中的苦楚,从而只能将注意力转向网络,开始沉迷于网络,希望虚拟世界的东西能让自己好过一点,同时也希望博得父母的关注。

“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忙于生计又没学过心理学的父母哪能明白孩子的想法,只觉得他沉迷于网络在某个角度来说是不懂事而已,当下最想做的可能就是如何让孩子变得“懂事”,也就开始寻找“帮手”。

暴力或只是致死的导火线,求生意识的丧失或是关键

在网络上找到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之后,能够通过钱来解决,又可以早日引导孩子步入正轨,这所”学校“他们心中的“好帮手“无疑了。

只是他们并不了解这所”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老师,不知道这所”学校“将会终结自己孩子。

在学校的时间里,老师不仅给孩子带上手铐,限制饮食,不让休息,还会进行殴打。这些行为虽会让男孩中暑,但这或只是男孩走向死亡的导火线而已。很多时候,中暑是可以进行抢救的,前提是当事人有强烈的求生意识,而没有安全感、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受尽”老师“人格上的凌辱的男孩显然几乎丧失了求生意识,也就抢救无效了。

“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家庭处置亦如”特殊学校“,暴力下的孩子难幸福

反观生活,很多父母不会将子女送进特殊学校,但孩子的遭遇或不比那个男孩好。

看到孩子”不听话“时,很多家长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动辄就是拳脚相加。其实这样的行为在心理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惩戒或比外人的惩戒伤害更大,孩子每经历一次这样的惩罚,心中的安全感、自身价值感及对父母的爱便会少一分。即使成年后重新组建了家庭,幸福感也很难提升,甚至还会将这种不幸复制给孩子和伴侣。

重视心理健康,家和是前提

“戒网瘾”男孩之死,网瘾或非主要原因?这些隐患你家或有!

在生活中,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如遇沟通障碍、沉溺于某个东西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时,应当及时寻找心理医生,切勿病急乱投医,将人送至”特殊“学校,也勿直接暴力解决,这样很容易导致悲剧。

不管是亲子还是夫妻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请尽量平衡好生活与工作,以营造美好家园。

对于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你可何感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