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是什麼意思?你跟著錯了好多年

家裡來了客人,為什麼很高興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孩子回答道,因為客人來了,有好吃好喝的,當然高興了。

讓我們以一則笑話引子,與孩子一起開啟論語的大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章,譯成白話文就是,學過的知識經常溫習,不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嗎?有志趣相投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令人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不生氣,不是很有君子風度嗎?"

一直以來,人們都是這樣翻譯和理解的,從字面看似乎沒有大錯,但是學過的東西,尤其是弄懂了的東西,再去溫習真的很愉悅嗎?經驗告訴我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溫習可能是味同嚼醋,是不能引起人們興趣的,也是不會有愉悅感的,因此,我們以前對學而時習之的那種翻譯與理解,是有問題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沒有真正表達出孔老先生的本意。

問題出在哪?問題出在對習字的理解上,習的原意是小鳥學飛翔,是一種實踐行為,所以,學而時習之所表達的真正內涵,是在提醒我們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對所學的知識要懂得去應用,在用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樂趣,這樣才能有真正的愉悅感,這樣的學習才能學得紮實,鞏固,實用,而簡單的重複溫習學過的舊知識不可能有愉悅感的,也學不到靈活的東西。

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是什麼意思?你跟著錯了好多年


在學而時習之的過程中,自然會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或許在身邊,或許從遠方慕名而來,不管遠近,能與這樣志趣相投的人敞開心扉的交流,誠心誠意的交往,肯定是很開心很高興的事情,這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人生體驗人人都有,誰也不會否認自己沒有經歷過,而且這種朋友間的交流與切磋也是一種學而時習之的形式。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你的所作所為,有的人可能還會對你指手畫腳,橫加指責,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碰到這種情況能夠不生氣,不抱怨,這就是作為君子應有的風度,這種君子修養也是通過學而時習之來達到的。

朱熹說學而時習之這段論語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可見其重要意義,所以,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應該侷限於字面,那將有失偏頗,應該深入,全面的去詮釋,才能明白這段話所告訴我們的,不只是學習的方法,人際關係的處理,還有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學習論語,學的不只是單純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來引領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以及形成為人處世的人生態度。

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是什麼意思?你跟著錯了好多年


有個詞語叫子云詩曰,其中的子云就是孔子云,即孔子所說的言語,而論語中很多就是孔子的言語精華,這些精華的子曰常常被人們奉為必須遵循的人生指南,是無可辯駁的最有說服力的價值標準,可見,學習論語很重要也很必要,如果你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學而時習之以後,你必須要明白以下這幾點道理:

一是什麼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不管你以前掌握過多少種學習的方法,如果不能寓教於樂就都不是好方法,學的應用與快樂在於習,有句話叫習得,正確的習才能有所得,學不是應付考試的辛苦努力,能結合實際去學去習才是根本,不要空洞說教,紙上談兵,所學要能靈活運用才能對人生有益。

二是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做志同道合的朋友,培養共同興趣,互教互學是最好的學習氛圍,也是最快樂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也最能和孩子保持融洽的親子關係,不會有雞飛狗跳的擔憂。

三是要有接受孩子的不知和承認自己無知的胸懷,度量,多理解,少抱怨,做個不慍的父母。

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是什麼意思?你跟著錯了好多年

學習學習,學的是知識,習的是能力,知識再多,不能轉化為能力,只能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一位教授與一名農夫同船過河,教授問農夫道,你懂物理嗎?農夫答不懂。教授又問,你懂化學嗎?農夫答不懂。教授搖頭嘆道,不懂物理,你的人生失去了三分之一,不會化學,你的人生又失去了三分之一,這樣,你的人生就失去了三分之二,悲哀。

正說著,船突然觸礁,眼看就要沉沒,這時農夫問教授,你會游泳嗎?教授驚恐地回答,不會。農夫搖了搖頭嘆道,你的全部人生即將要失去了,悲哀。

這雖然是一則幽默故事,但它告訴我們,學得的知識與習得的能力孰輕孰重。

一部論語中有很多子曰,教我們人生的智慧,做人的道理。而另一部國學經典詩經中有大量詩云,也是人們的行動圭臬,當然詩云不只是侷限於詩經之雲,其他的古詩名句也有同樣的功效,也能用來引領和勸誡眾人,古詩詞中有許多關於學習的,如以勸學為題的詩詞就不少。

勸學

[ 唐 ] 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勸學詩

[ 唐 ]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兩首是關於學習的唐詩,膾炙人口,通俗易懂,這裡就不多作解析了,唐詩中有許多是與朋友相關的,你能列舉出幾首與大家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