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1.

阅读“阅读方法”书籍

作为一个读书人,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读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籍,以此来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曾经,我也做了一个小规模的关于阅读主题的主题阅读。当然了,这个主题阅读,最重要的一本书,一定是莫提莫·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非他莫属。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市面上,总有一些新书,也是谈论怎样阅读的。就比如,我今天看到的这一本美国作家彼得·孔普写的《如何高效阅读》。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因为经常阅读这一主题的书籍,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阅读速度是比较快的。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本书真的适合作为快速阅读的一个练习资料,里面就是非常明明白白地写着: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那些具体的方法。


为什么说它可以作为快速阅读的练习资料呢?其实简单说,就是这本书很简单,比较水吧。外国人写的很多书,都有这个特点。


然而尽管他写的非常的详细,我还是觉得他写的那些方法没有什么新意,都是前人所说过的,甚至是因为有些过于刻意,而让阅读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拘谨了。

2.

阅读的“战略”方针

要说这本书哪儿写得最好,我认为最好的一部分,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关于阅读这件事情,我们强调得越多,便越说明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阅读”这件事情的缺乏。

要想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量,我们在避免蛮干的同时,也应该去寻找一些更好的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这些阅读方法,我们的语文老师也间或渗透过,但是呢,不是非常的系统。写序言的这位中国作家,总结了四点:


  • 第一是饮食规律
  • 第二是营养均衡
  • 第三是坚持运动
  • 第四是享受美味

这位作家把读书比作成吃饭。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把阅读作为一个特别高尚的事情去宣扬,它应该是和吃饭一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唯有这样的阅读,才是最绵长有力的。


所谓的饮食规律,也就是说,我们每天要有自己的一个单独的阅读时间。这段时间。我们不被打扰,可以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可以静下心来去思考。


在当今这个纷乱的世界,以阅读的形式,找到一个诚实面对自己的空间,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唯有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我们才能够在纷繁错杂的世界观中不迷茫、有坚定的立场。

第2点,营养均衡。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读一个类型的书籍,纵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但偶尔的多方面的涉猎一下,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阅读的面越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越深刻,理解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多。

第3点,坚持运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光为了阅读而阅读,把阅读作为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我们之所以阅读,尽管每个人的目的不同,但我们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坚持运动,意味着,我们在阅读中的所得,应该尽可能地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实践出真知,而且实践也能够验证我们的理论是否坚实可靠。

最后一点,是我最为欣赏的,也就是享受美味。现在的阅读,太多的功利性!很多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罗列出了一大摞的阅读目的,然而这样的阅读,真的就是我们所追求、所要享受的阅读体验吗?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阅读如果能不执着于开卷有益,也追求开卷有趣,我觉得在境界上就更上了一个台阶。


作者的这句话我很认同,尽管我们是以功利性的目的去阅读一些书籍,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留给自己一个空间,去毫无目的的在阅读中徜徉,去放松自己。这,才是最美的阅读享受。

关于阅读,这篇序讲得非常明白,主要是战略层面上的一个阅读观念的转变。


那么具体的,在战术层面上的阅读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何高效阅读》,翻译一下,其实也就是说,来教大家如何快速地阅读一本书。

3.

如何快速阅读

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并且我读了三遍,而且我还列出了相应的思维导图,提炼出了我想要的金句。同时呢,我又能写出今天的这样一篇文章,可以说,我对这本书的理解算是还可以。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我是天才,而是因为我之前就对快速阅读有过相当多的了解。

这本书提到,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首先我们要先测试自己的阅读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所在。

明确自己的定位,才能够有的放矢的在自己的弱项上努力,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这个定位问题,实际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的。


说白了就是,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要了解自己,了解问题所在,了解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是什么?然后逐个击破就可以了。

在快速阅读这件事情上,很多人的一大问题就在于,他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用作者的话来说,影响一个人阅读速度的主要两个习惯,一个是回读,一个是默读。

这两个习惯非常地致命,会让我们的阅读拖拖拉拉的,始终无法进入到一个比较快速的境界。

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些特别实际的练习。

作者给出的方法,就是让我们用手指着去读。当然了,他说了很多的中运用手指的方法,但主要其实就是各种z字型。根据你的能力,来跨越不同的行数。

这一点,对于西方的字母文字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但我想说,对于汉语,这一点不是特别地实用。《如何高效阅读》作者彼得·孔普,他用大量篇幅去描写的,用手指着书本去阅读的方式,我并不认为这是最佳的快速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我们中国人,在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我们避免去用手指着去读书,所以,与其用手指着不如努力在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之上,提高自己的扫视速度。作者对这个扫视说的并不多。但其实它是快速阅读的一个核心要素。

也就是说要想学会快速阅读,你就要学会正确的扫视方法。当然了,如何扫视,他说的并不是很明白,我认为这一点,可以再拓展地读一读,莫提莫·艾德勒的那本《如何阅读一本书》,那才是“阅读方法”届的经典教材。

莫提莫·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而大部分的快速阅读,实际上也只停留在前两个层次上,不能更进一步。我们之所以阅读慢,恰恰是因为基础就没过关。而基础这件事情,需要苦练。唯有扎扎实实去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在关注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在阅读这件事情上跨越一个层次。


但快速阅读之所以这么迷人,恰恰是因为,很多人不懂如何快速阅读。其实是因为,我们在常规的阅读中,往往忽视了略读的意义,而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局限于一个固定的顺序,而缺乏对宏观的一个了解。


在看一本书之前,我们对于书名的阅读,对于这本书的序言的阅读,对于这本书的目录索引、出版者的介绍,还有随手翻翻映入眼帘的那些文字,都是检视阅读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些步骤。


4.

回归初心,克服“快速阅读”的诱惑


一旦我们了解到,这些就是快速阅读,那些“快速阅读”的诱惑便会不攻自破。它实际上就是利用人们的功利心态,把略读这件事情,过分地神圣化了。


但实际上,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略读,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但似乎彼得·孔普,特别得意于快速阅读的成就。就他书中所言,美国的很多总统,都有快速阅读的习惯。有些人在机场上阅读,有些人在吃饭之前阅读。他们每个人似乎都很神奇,能用很短的时间,去阅读完一本书。


这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如此平凡,大概就是因为缺乏快速阅读书籍的智慧所导致的吧。但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阅读,真的有意义吗?这样的阅读,又和看报纸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


“快速阅读”的诱惑,该如何克服?回归初心,读书不止于功利


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快速阅读并不难学,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并不以快速阅读为自我炫耀的资本。然而他们确实博学多才,让人钦佩。

阅读这件事情,若想提升理解力,必然要经历一些坎坷困苦。这些坎坷困苦的突破,怎么能是“快速阅读”就能轻而易举实现得了的呢?

所以,在了解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应该懂得回归初心,拒绝诱惑的必要。掌握“快速阅读”必然重要,但抛却浮躁,踏踏实实地让自己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以提升自己对于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快速阅读,终究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还要沉下心来,去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书籍上去。

要知道,书不是读得越多就越好,因未理解而读错了许多书,便是书呆子。而无知的阅读者,叫作半瓶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