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糧上市量的增加,新稻價格能否看漲呢?

隨著新糧上市量的增加,新稻價格能否看漲呢?

國慶節回來後,南北方新稻已到了集中供應期。從貿易商、米業以及糧庫都已紛紛開始展開收購,市場稻價也進入敏感期。東北產區新稻單產略有下降,主要原因在於生長期低溫多雨,呈出米率低、腹白大的特點,今年農戶惜售情緒均較往年偏重。

託市或將成為主力

東北產區節後已全面進入收割階段,部分產區因天氣晴好,已上市的稻穀水分普遍較低,經過簡單晾曬,基本可達到標準水15%水分左右。其中普通圓粒水稻米業收購到廠價格在1.34-1.42元/斤不等,水分16%以內,出米率68-70%以上,每低一個米率扣2分。某大集團哈爾濱公司開秤收購長粒水稻(綏粳18)收購價在1.56元/斤,水分16,出米率62%。稻花香水稻價格在2.4-2.7元/斤不等,出米率47-50%左右,從已上市的新季水稻行情來看,稻價高開這與農戶惜售心理較重分不開,米企普遍反映上量不多。

但筆者認為,當前新稻屬於上市初期,市場主流行情還未形成,米企多看重新稻的質量。東北稻價後市若想漲,具體還要看以下四點。

首先,託市啟動的時間。2018年託市大省黑龍江託市啟動時間為11月16日。今年東北產區收割期天氣晴好,新季稻穀水份普遍偏低,利於貯存。但當前農戶集中多持惜售心理,若託市啟動晚,市場傳言將在12月份啟動,延期至後期集中出售,對於米率低、質量差的稻穀銷售不利。黑龍江作為粳稻託市大省,每當糧庫開庫,必將迎來稻價小幅上漲,此時或許是售糧的好時機之一。但今年國儲託市力度如何,後期有待考量,請農戶及貿易商密切關注,筆者認為農戶應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根據種植成本計算,當市場收購價格達到心理預期即可出售,切莫盲目追高,國家收儲仍倡導以市場化收購為主。

其次,大集團收購力度。今年受收割期推遲的影響,各大集團在國慶節後剛剛啟動收購,從目前收購的價格來看,黑龍江貿易商外發利潤利潤低或無利潤狀態。昨日各集團也紛紛亮出價格,高低各不同(如下圖所示),但從已公告的價格來看,短期內農戶售糧積極性不會太高,持續惜售或許能帶動價格小幅上漲。

再次,南方粳稻產區情況。如今江蘇、安徽、山東產區新季晚粳稻已零星上市,稻價高開。其中9108晚粳稻多按照2.25-2.33元做米,預計在月底前將集中上市,後期稻價將呈穩中下跌的態勢。從米業已報價的晚粳米價格來看,與黑龍江產區新米價之間至少有0.1元/斤以上的價差,這為東北稻價來講上漲帶來阻力。

最後,米企大米銷售狀況。從當前米企普通圓粒大米出廠價來看,今年大米開秤價格較去年同期高0.05-0.1元/斤,主流出廠報價在2元/斤,當前低於此價的多為新陳摻兌米,顯然下游經銷商認可度不高,議價心理較重。大米走貨不佳,直接影響米企收購心理,稻價很難上漲,更何況今年新稻普遍出米率較低,後期隨著陳米的消耗殆盡,新米走貨情況將得到好轉,優質稻將藉此機會上漲。

秈稻價或已至高位

即將進入十月中旬,秈稻市場進入政策敏感期,託市或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率先啟動,去年同期10月16日分別在安徽、湖北與河南地區啟動。從當前三個省份來看,湖北稻價仍處於高位,但重點是米率高的優質糧。但現階段貿易商和米企認為,即使託市啟動,推動稻價繼續走高的能力有限。中晚秈稻託市價為1.26元/斤,國標三等,糧庫扣水清雜實際結算下來的價格多在1.22-1.23元/斤之間,與當前市場價格持平。

同時重要的是國內大米走貨不佳,各主產區之間秈米價差較大,新米走貨情況以及上漲空間非常有限,無法為後市新稻價格上漲提供支撐。

綜上所述,在國內大米終端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稻價若想上漲,仍需國儲託市來實現。東北產區國儲還將成為收購的主力,米企生存環境相對艱難。後期重點關注託市將何時啟動以及託市力度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