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三十六計》,顧名思義,就是三十六條計謀,成書於明清時期,讀了會使人更加聰明,應對問題也會得心應手,讀懂這本書的人就能少了一些困惑。它是由古代人打仗時候經常運用的策略總結而成。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本意是說“太陽,太陰,陰陽轉換”。它的寓意為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裡活動。將自己的真實目的隱藏起來,最終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還有個引申義,為用謊言來迷惑對方。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有一個已忘記了出處的小故事,裡面就用到了瞞天過海:

一書生有一家傳古琴,能彈出幽絕之音。縣太爺聽聞後就想把古琴據為己有,卻被書生拒絕了。縣太爺由是對書生有了怨恨之心,思謀著懲罰下這位書生,至不濟也得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正巧趕上這年秋季,縣裡發生蝗災,百姓顆粒無收,朝廷下旨開糧倉振濟平民,以度過危難。縣太爺於是有了一條對付書生的妙計。當書生和其他人一同來領糧食時,縣太爺便派人告訴書生,因為他家人丁不旺,糧食又有限,只能優先救濟人丁較多的人家,所以此次賑災就沒他的糧食了;書生不服氣,東頭有好多戶人家家口比我少,怎麼卻領到糧食了?縣太爺不耐煩的告訴書生:因為你屋前的臺階比別人家高了幾寸,於是就沒你份了。書生沒法,只好無奈地離開了。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歷史上會經常發生一些戰爭,不管是正義之戰,或者是侵略與反侵略之戰。戰爭伴隨著勝負與死亡。勝的一方君主官員將夾道歡迎,百姓歡呼雀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而主帥也會被授以高官爵位,名垂千古。大將衛青深入匈奴,七戰七捷,一平大漢朝呂后被挑釁,公主被迫遠嫁去求安的奇恥大辱,因而被封為長平侯。敗的一方,面臨的是身死國亡,被人遺笑。即使沒有身死國亡,君主、朝廷、國人也將會面目無光。同樣是大將,南宮長萬兵敗被俘,雖然最終被放回國,但是被國君嘲笑:雖然我原來敬重你,但你卻被俘虜了,我怎麼能再像原來那樣敬重你?於是,凡是將軍、謀士無不學習兵法、謀略。而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爭經常發生,這都成為大將、謀士學習的對象,歷史上不乏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戰爭勝利的背後隱藏著人類的智慧。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歷史總是向前發展,每個朝代都會有些近乎神話的人物誕生。他們都是擁有大智慧的人,是奇人也是異士,像姜太公、趙普、劉伯溫、成吉思汗等,他們的事蹟至今令人神往。也有一些人雖然歷史沒有記載他們的名字,卻同樣智慧非凡,屈原行吟江畔而有漁夫勸告:不凝滯於物,應與世推移。孔子在衛國擊磬的時候被農夫提醒:盡力而為,深則厲、淺則揭。無論農夫還是漁夫,都是平凡的人,風吹日曬,為生計忙碌一生,他們雖然不懂三十六計,但他們的忠告卻是從生活當中悟出的哲理。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還可以看下趙樹理小說中的大地主周伯元是如何運運瞞天過海的:大家餓著肚子跪雨求香,他卻屯著糧食不出放, 只用一斗米一畝地的價錢買農民好地,求了十來次雨,就把金斗坪一半土地買成自己的了。有次和親家說出實話“我這領導求雨,不過是個樣子,其實下不下都好,因為不下雨我可以用一斗米一畝地的價錢慢慢把另一半土地也買過來。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天有不測風雲,不幸的是,好景不長,周伯元被五花大綁起來接受批判,他通過瞞天過海得到的土地也被收了回來。三十六計是用來對付壞人的,用來對付好人實在是不合時宜。看來三十六計也有他的侷限性,好人可以用,壞人也可以用。做這部書的人估計當時也並沒想到他的這條計謀會在三百年後被一個地主給利用了對付好人。

古人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

三十六計中許多道理與孫子兵法不謀而合,沒經歷過爭戰的人,只能管中窺豹,無法深刻理解它的內涵。也只有經歷過爭鬥的人,再看這本書的時候,才能發現古人的智慧與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