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边疆: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天门山寻茶记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普洱茶产地,“易武”俩字在茶友中有着十足的份量。这里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有文献记载的朝廷贡朝出产地。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古树茶的追捧,以及古树茶本身的品饮价值,易武茶价格一路走高,头春古树动(小编v562002401)辙三五千一公斤已是常态,更有薄荷塘这类现象级产区,每年春茶古树纯料都在万元以上。

行走边疆: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天门山寻茶记

有人会问,若大的易武,现在还有没有未被发现、超级好喝、性价比超高的古树茶地?答案不置可否,因为许多茶人也一直在寻找。回望刮风寨、同庆河(桐箐河),甚至薄荷塘的变迁史,这些产区从刚被发现,到蜚声茶界,其实也就这五六年时间。

行走边疆: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天门山寻茶记

易武天门山,这片被老百姓接手管理不到五年的古茶林,不管是价格还是品质,目前都是入手的最好时机。从体量上看,更可以说是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

天门山古茶林位于易武乡曼乃村马叭(pia,三声)寨,紧邻老挝。从易武牌坊出来右转,往江城方向行走约30公里,到朱石河检查站再往右转,走六七公里,即到马叭寨子。

行走边疆: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天门山寻茶记

天门山距离寨子看着近,走着远。这里古木参天,生态环境一流。而古茶树即分布在海拔1400—1600米的大山中,需先乘摩托,再步行,最近的也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说是林,其实茶树甚少有连成片的,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具体有多少块,老百姓自己也没有统计过。在山上四天,我们跟随向导小邓,前后看了六块近百棵古树,多数都是可以做高杆单株的标准,最高的有30多米,置身其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更奇怪的是,这里是少有小树产量低于古树产量的山头,因为交通不便,树高采摘难度大,一类古树老百姓都采不完,所以甚少有人去采低海拔的小树。

站在天门山山顶眺望,很容易发现,天门山和薄荷塘、弯弓、丁家寨、一扇磨处在同一山系,直线距离都不太远。从口感上仔细品鉴,也是如此,味道相当熟悉,入口饱满,苦涩度低,醇和香甜,但很难说和哪个山头或寨子的类似或一样,只能说这应该是上好的易武古树茶。

行走边疆:易武最后一块处女地,天门山寻茶记

为什么说易武天门山值得入手?

1.产自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一流。老茶人都知道,古茶树的成长离不开周边的生态,各种灌木乔木与茶树的共同生长,才能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的雨林现象,才能促成古树茶丰富的口感。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多数古茶树(园)都存在过度采摘、过度管理的现象,茶树底下被整理的光秃秃,看不到一棵小树甚至杂草,一年采摘多回,茶树缺少生机。而置身天门山,森林茂密,茶树周围全是高大的灌木乔木,万物自然生长,地下根系发达,营养丰富,茶树充满灵气。并且通往茶地的山路异常崎岖坎坷,平常甚少有人进入。

2.易武茶的后起之秀。天门山古树茶真正被茶人发现也就这三年时间,以往都被茶商收走冒充其它产区的茶了。直到多位业内资深茶人盲品后给出点评:此茶口感堪称易武茶之代表,极具收藏和品饮价值。此后,天门山古树茶才慢慢被人提起。

3.价格适中,收藏品饮皆宜。普洱茶越陈越香,越放越好喝是经过近百年历史检验的。然很多一般茶友不知道,具有收藏价值,存放一定年份能产生丰富口感的必须是上好的古树茶。天门山的古茶树,多数树龄在200年以上,新茶口感即相当饱满,回甘相当明显,后期转化更是值得期许。关于价格,与易武有些名山名寨相比,目前还是绝对的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