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相信前不久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很多人都有在看,在我們今天看來動畫影片在電影院作為影片上映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動畫影片在20世紀初只是真人影片的配角,只是真人影片播放前的餘興節目,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動畫片在影片史上的地位,讓動畫片成為了可以和真人影片平起平坐的存在,這個人就是“卡通片之父”華特·迪士尼,本文將從其出身背景、創業經歷以及創作動畫作品的過程來講述其是如何推動動畫片的發展的。

華特·迪士尼 | 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華特迪士尼

一、華特·迪士尼的出身背景

華特·迪士尼出生於1901年,他的家庭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母為了生計平時會在一個農場裡面工作,沒有空閒時間來照顧華特·迪士尼,更沒有時間陪他玩耍,華特·迪士尼經常跟著父母一起來到農場,沒有其他小孩陪他一起玩耍,華特·迪士尼卻並不孤單,他喜愛小動物,農場附近的森林裡有很多小動物,他把小動物當做自己的好朋友,和小動物一起玩耍,華特·迪士尼喜歡觀察小動物的一舉一動,並且喜歡隨手用樹枝將小動物的形象畫在地上,華特·迪士尼每天都樂在其中,也正因為如此,給華特·迪士尼以後的動畫人生埋下了伏筆。

二、華特·迪士尼第一次創業

1.與創業好友“烏布·伊沃克斯”相遇

華特·迪士尼在上完中學藝術班後,在一家廣告公司裡面工作,因為擁有從童年就開始的繪畫小動物的經驗,華特·迪士尼憑藉自己的奇思妙想構思了很多有趣的動畫形象,製作了一些動畫作品並且在雜誌上發表,深受大家的喜愛。

本以為會將這份工作平平淡淡的一直做下去,但是華特·迪士尼在後來的工作中遇到了對他的一生都產生重大影響的好友烏布·伊沃克斯,烏布·伊沃克斯雖然沒有華特·迪士尼那麼心思敏捷,但是其接受過專業的繪畫學習,擁有豐富的動畫造型能力,華特·迪士尼彷彿找到了自己夢想的實行者,他雖然也很擅長繪畫,但是他更擅長的是構思,在構思轉化為具體的動畫形象過程中還是會很不成熟,然而他的好友烏布·伊沃克斯很好的彌補了他的這一缺陷。

2.成立“歡笑卡通公司”

在認識烏布·伊沃克斯後,華特·迪士尼不再想小打小鬧,他想和好友一起合作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動畫作品,於是他便將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烏布·伊沃克斯,令他驚喜的是烏布·伊沃克斯也很贊同他的想法,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隨即到公司辭職準備創業。

1922年5月23日,華特·迪士尼和好友烏布·伊沃克斯成立屬於自己的公司“歡笑卡通公司”,公司成立之初華特·迪士尼和好友合作創作了多部簡單的動畫作品,並且有五部作品大賣,年輕氣盛的華特·迪士尼想要一鼓作氣將公司做大,於華特·迪士尼開始創作更為複雜的動畫作品

《愛麗絲夢遊仙境》,然而隨著創作的進行,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人力,慢慢的超過預算公司資金無法週轉,“歡笑卡通公司”就這樣因為華特·迪士尼在沒有任何經商經驗的激進下宣佈破產倒閉。

三、華特·迪士尼第二次創業

1.迪士尼兄弟電影公司成立

經歷了第一次的創業失敗,華特·迪士尼並沒有氣餒,變賣所有值錢的東西后,華特·迪士尼獨自一人來到了好萊塢想要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他身上的資金不足,於是他不斷的聯繫發行商賣自己的動畫作品,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有一個紐約的發行商以每一部1500美元的價格買下六部作品,這在當時可是不小的一筆資金,得到這筆資金後華特·迪士尼欣喜若狂,他立刻叫上自己的哥哥羅伊租了一個小車庫創辦了“迪士尼兄弟電影公司”並且讓自己曾經的好戰友烏布·伊沃克斯一起來幫助他。

2.“幸運兔”角色風靡一時卻被迫放棄

華特·迪士尼 | 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幸運兔

公司成立之後,華特·迪士尼和他的合作人們便開始創作迪士尼公司的第一部作品《幸運兔奧斯華》,創作很順利,這部作品很快便完成了,但是資金不足的迪士尼公司無力去發行,於是迪士尼公司將《幸運兔奧斯華》的版權賣給了發行商,這部作品一經發行,立刻引起了整個美國的轟動,幸運兔憑藉可愛的形象不僅打動了無數小朋友更讓無數成年了也成了它的粉絲,社會各界都對其好評不斷,很多玩具商家都以幸運兔為模板來製作玩具,受到了無數人的爭相購買,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幸運兔的形象。然而幸運兔雖然深受好評卻已經和迪士尼公司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為版權已經不屬於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已經沒有權利再去使用幸運兔的角色去創作新的產品,所以迪士尼公司只能放棄這一角色。

3.“米老鼠”角色誕生

華特·迪士尼 | 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米老鼠

失去了幸運兔的創作權之後,華特·迪士尼便開始思索,塑造什麼樣的角色才能像幸運兔一樣受到大家的喜愛呢,靈光一閃的華特·迪士尼突然想到了經常在車庫辦公室裡面亂跑的老鼠,於是他便開始構思“米老鼠”的形象,經過自己的構思後,找來自己的好友烏布·伊沃克斯商談一番後,最終由好友烏布·伊沃克斯創造出了“米老鼠”的具體形象,被定名為米奇。

4.“有聲動畫”誕生

然而,米老鼠創作之初,並沒有收到像幸運兔一樣的好運,1928年5月,基於米老鼠創作的動畫作品《瘋狂的飛機》創作完成,但是令華特·迪士尼沒有想到的是,這部作品居然沒有任何一個發行商願意購買,這讓當時公司裡面的人,都深受打擊,畢竟耗時幾個月才完成的作品,相比之前幸運兔的大賣,不能說一定要追上幸運兔,最起碼應該有人買才對,見此情景的華特·迪士尼鼓舞大家繼續創作不要氣餒,與此同時華特·迪士尼也在尋求能拯救“米老鼠”的辦法,當看到時下正流行的有聲電影,就在這時他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既然有聲電影這麼受歡迎,那麼能不能搞個“有聲動畫”呢,華特·迪士尼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公司的人,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受到了公司所有人的反對,因為有聲動畫的創作需要耗費很多資金和人力,剛剛經過

《瘋狂的飛機》的失敗後,公司的人都變得謹慎,對“米老鼠”這個形象都開始懷疑是否會得到大眾認可。

不顧反對的華特·迪士尼,堅持要創作有聲動畫,公司的人也只能聽從,於是《威利號汽船》這部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便開始緊鑼密鼓的創作起來,克服重重困難經過數月的創作,《威利號汽船》這部有聲動畫終於完成了,只是令所有人包括華特迪士尼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任然沒有人傾心他的作品,他把所有的發行商都跑了一個遍,最終也就只有一個發行商願意花100美元買他這部花費巨資創作的有聲動畫,但是華特·迪士尼知道不發行被大眾看到就更沒有機會,於是他忍痛將這部作品賣給了這個發行商。

華特·迪士尼 | 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這部作品只有一個發行商購買兩週的播發權,但是這部作品在上映之後,立刻受到了民眾的一致好評,連續兩週放映的影院都擠滿了人來觀看,米老鼠這一形象成功被人們所接受,此後迪士尼公司接連創作多部基於米老鼠的動畫作品,使得米老鼠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動畫形象。

四、迪士尼公司危機“美國經濟危機”

1929年到193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經濟蕭條,各行各業都難以維繫,民眾生活溫飽都不能滿足,這時去影院看電影的人自然更是少之又少,迪士尼公司剛剛走到一個黃金髮展期,卻不曾想遭遇了經濟危機,公司面臨破產,此時的華特·迪士尼提議,製作一部能夠鼓舞民眾的動畫作品,一方面能對經濟危機下的民眾起到鼓舞作用,另一方面能讓迪士尼公司熬過這次危機,於是《三隻小豬》這部動畫作品便應運而生,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三隻小豬團結一致打敗大灰狼的故事,這部作品在上映後立刻受到各界的廣泛好評,雖然商家之初衷在於盈利,但是這部作品對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民眾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迪士尼公司也因此成為了經濟危機背景下為數不多的還能盈利的公司。這一做法成功幫助迪士尼公司渡過了經濟危機的難關。

五、動畫影片走上“主角”地位

就在有聲動畫的的蓬勃發展下,動畫產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當時幾乎每一個真人電影前面都會加一段動畫影片作為餘興節目,然而華特·迪士尼卻不滿足動畫只能做“配角”的命運。

迪士尼公司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毫無資金的小公司,華特·迪士尼為了完成動畫影片地位的轉變,決心耗費巨資創作一部長篇的動畫影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華特·迪士尼 | 是如何讓動畫片從“配角”轉變到“主角”地位的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

在創作之初,華特·迪士尼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花錢邀請一些演員來展現動畫作品中人物的形象,讓畫師反覆觀看細節的動作,在此基礎上去描繪動畫角色,為了完成大量的原畫,華特·迪士尼招聘了600多名員工來完成原畫的創作,創作的難度和耗費的資金遠遠超出他的預算,經過漫長的創作,終於在1937年12月21日,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長篇動畫影片上映了,華特·迪士尼,一向都對自己充滿自信的華特·迪士尼變得忐忑不安,他不知道這次他能否成功,畢竟這個時候的他已經不再是年輕的時候,他已經輸不起了,這一天他親自來到了影院,觀看這部時長84分鐘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當動畫片開始後,他看著在場的觀眾因為動畫片中的情節時而大笑時而哭泣,他忐忑的心放下了,他知道他成功了,他知道所有付出的辛苦沒有白費,他更知道動畫影片的地位不再是“配角”!

結語:華特·迪士尼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嘗試,成功的將動畫片的地位從“配角”轉變為“主角”,讓動畫片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第一次創業“歡笑卡通公司”的破產、幸運兔的被迫放棄、米老鼠的無人問津還是面對經濟危機,他都沒有被一時的失敗所打倒,每次都是沉著的分析形勢調整方向直至成功,所以筆者看來成功不是隨隨便便一蹴而就的,成功就要在分析當下形勢的前提下,大膽的去嘗試,唯有不斷的嘗試才能從或得或失的實踐中獲得更進一步的經驗,來不斷的完善自身,慢慢接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