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草川村貧苦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作者:劉小珉)

《關於草川村貧困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劉小珉

貧困問題在當今社會仍不可小覷,尤其是農村的貧困問題更應該引起重視,解決該問題是我國目前的一項重大任務。本文通過對草川村農村貧困現象分析,根據其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對策建議,以試圖解決其貧困問題。

關鍵詞:農村;貧困;草川村

1農村貧困現狀

1.1經濟發展慢,農業技術落後

目前草川村農作物的種植方式仍然是傳統的方式,主要靠人力和畜力,這樣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而且產量低。傳統的耕作方式使得農產品結構單一,且長期處於原初產品狀態;經濟作物種植少,農民對市場的認知程度低,他們不能很好地瞭解市場需要,很多時候種植出來的農產品不能以一個好的價格賣出去。如果經濟不景氣,就會出現農產品賣不出去致使產品囤積甚至爛掉的現象,這會讓收入本不高的農民收入再次減少。此外,農作物從種植到收穫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有些時候會因勞動力不足而無法按時完成耕作,造成產量下降,而且種植期間需要購買農藥、化肥等,這些會增加農作物的種植成本,除去這些成本,農民的收入就更低了。

1.2農作物產量高低直接影響農民的收入

近幾年,草川村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如干旱、洪澇、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使得農作物的種植與產量都受到極大的影響。由於農民收入與農作物產量相關聯,農作物減產,農民的收入也會隨之減少,如果收入大幅下降,他們在維持家庭基本的生活消費方面都會有困難。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農民會以變賣家裡的牲畜方式減少餵養牲畜的糧食,以壓縮日常開支、改變一日三餐的用量、讓孩子輟學等方法減少開支。他們認為讓孩子輟學能給家庭增添勞動力,這些方法雖然在短時間裡節省了成本,但從長期看並不利於家庭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應對能力弱,脆弱性高。

1.3各種疾病導致農民的生活陷入貧困

農民的收入低,絕大部分人的收入基本上僅夠維持日常的生活開銷,生活水平低、缺乏預防疾病的常識,在遇到疾病時他們不能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因此很容易感染上一些疾病。高昂的醫療費使原本就不富裕的他們生活變得更加拮据,有的家庭還會因救治不及時喪失主要勞動力,使得生活陷入窘迫狀態。在疾病發生時,他們不但不能夠很好地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反而還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大病後,他們的經濟狀況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恢復,家裡的生活條件也變得更加困難,正如人們常說的“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使得貧困加重。

2農村貧困存在的問題

2.1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後

草川村的自然條件差主要有以下原因: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地形結構複雜,溝壑縱橫,土地坡度大,高寒丘陵多,自然災害和野豬災害,土壤貧瘠,勞動力轉移等,這些原因不利於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低。農民為了增加農作物的生產量,常常會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使用一些肥料,這種方法增加了成本,有時候對農作物的生長不一定能有好的效果,產量也並不一定會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農作物的產量,農產品產量低,農民的收入也就低。草川村地理位置偏遠,目前交通設施不完善、雖然最近幾年有所改變,但是還是不夠便利,農村居民素質教育有待提高,缺乏通訊設雖然已經覆蓋,但是村居住人員大部分屬於老弱婦孺,無力跟隨時代發展。不能及時地獲取外界信息,難以實現資源的共享。交通設施不完善導致草川村大面積土地荒廢,成為雜草荒蕪之地。很多農業基本上消失,基層上成為了無人村,農民收入來源的渠道也因此受到限制。

2.2教育水平相對落後

從目前草川村教育發展情況看,教育基礎設施差幾乎沒有,唯一的村辦小學關閉多年,好多孩子借讀與鄉鎮學校或者進入市區。這樣導致進一步加強了貧困人口數量。家長對教育不重視等原因導致其發展落後。當地的孩子不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長期以來草川村人的總體文化素質偏低,勞動技能低下,以致於缺乏致富的手段。人們的觀念保守,思想具有侷限性。草川村的人們為了溫飽幾乎所有外出打工,極少數進城經營小本生意、種植農作物,不願意接受新技術、新產業,講迷信、聽天由命等思想嚴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但由於草川村的教育落後,家長的思想落後,對教育不重視等因素導致教育難以發展。人們的文化水平低,沒有創新意識和缺乏致富手段。

2.3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低

國家為社會保障提供了扶持資金,然而草川村目前的社會養老保險費大部分是需要農民自己交。草川村新型合作醫療機構,絕大部分都是要每人承擔10元的費用,而最低保障金主要依靠無法支持。這種方式相當於給農民設置了一個門檻,對於收入不高的農民來說,他們要享受到這種社會福利有一定的困難。況且草川村社會保障體系目前還沒有專業的管理制度,資金來源得不到保障,制度的執行與管理存在隨意性。在各種自然災害、疾病等風險面前,農民缺少預防和應對措施,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不同程度的風險會給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情況嚴重的時候,會使家庭再次陷入貧困且短時間裡難以恢復。

2.4,村領導班子成員文化素質低下,幾乎算是文盲,不懂得科學管理和人員培養,家族觀念強,裙帶關係突出,思想意識淡薄,黨員幹部帶頭作用差,群眾意見建議不易接納等問題,完全限制了農村整體經濟發展,窮的繼續窮,富的繼續富,貧富差距大,這樣導致群眾不滿情緒氾濫。建議培養有文化、有能力,活動能力強,敢於擔當,敢於創新有能力的人員組織領導集體班子。

3對策建議

3.1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因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農作物的產量受到影響,農民可以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採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在山地種植一些樹,以防止水土流失。農民還可以根據土壤的性質種植不同的農作物,馬鈴薯一直以來都是草川村的主要種植品種,但是最近幾年隨著農林種植面積增加,野豬災害氾濫,種植的馬鈴薯幾乎顆粒無收,處於這種情況,村裡可以組織專人看護莊稼。在相對貧瘠的土壤上可以種植小麥、菸草或者養一些動物。搞好基礎設施,解決道路不通的問題。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致富的關鍵是要把道路修好,所以村領導人應重視道路的建設。交通便利後,村民可以根據當地的特色,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專業品牌,同時鼓勵村民走出去,學習引進外界先進技術或加以改進,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還可宣傳當地的特色產業,增加收入來源渠道,這樣既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擴大本村的知名度。

3.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政府加大對草川村教育事業的投入,完善鄉村學校的教學設施,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引進優質的教學資源,明確教育目標,樹立現代教育教學觀念,營造和諧友愛、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採用優化結構、全員培訓、大學生鄉村支教等方法改善教師隊伍的質量,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發展,以提高教學質量。逐步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開闊人們的眼界。鼓勵村民走出去學習文化和技術,改變村民“靠天吃飯”的現狀。村領導人可以給大家宣傳一些“思想”,也可以帶大家出去學習,把外面的東西帶回去,也可以加以一些創新,發展一些致富手段,促進經濟發展。

3.3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做好風險防範工作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管理制度,以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為目標。完善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把貧困戶的最低補助金提高。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機制,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把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居民在這兩項基本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資源上的共享。分散農戶的風險,做好各種風險的防範措施,即做好風險的事前防範和事後防範以減少損失。關於事前防範,農戶可以根據地形、土壤的特點調整所應種植的農作物類型;根據天氣、氣候的變化安排農作物的種植時間等。事後防範即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如外出務工、動用儲備、借款等方式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劉小珉

2020年1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