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花唄還款日,那些被花唄“害慘”了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近期職職收到一個大學生的留言,說自己很苦惱。原來她為了買奢侈品包包在同學的慫恿下開通了花唄。沒想到積少成多,花唄越欠越多,最後超出了自己能夠償還的能力範圍。

又到花唄還款日,那些被花唄“害慘”了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我對這位童鞋的勸解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求助家人,同時一定要避免這種超前消費。花唄、白條等超前消費方式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生活資金週轉的站點。如今超前消費已經在大學生群體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花唄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便捷的方式。很多年輕人現在甚至抱著炫耀心理,為了證明自己的經濟實力,把花唄授權的額度不斷拉高。

支付寶曾經發布過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裡面顯示: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有近4成的90後把花唄支付設為首選支付方式。大家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心理行為和超前消費帶來的一時快感,甚至流行起一句話:“你是不是想笑死我,好繼承我的螞蟻花唄”。

有一些本來消費不起的物品,瞬間唾手可得,這種誘惑力確實讓很多人無法拒絕。但是這種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超前消費方式對於當今大學生來說是否有能力承擔,值得我們警醒和深思。其實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學會理財應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技能。我們常常會看見身邊那些“精打細算”的同學,早早就學會了掌控自身財富的能力,把個人財產打理得井井有條,也許在初期你意識不到和這種童鞋的差異,但是久而久之,理財的好處就會逐漸顯現,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並不是無稽之談。

又到花唄還款日,那些被花唄“害慘”了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透支消費,從某種意義上,確實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當你手頭不方便的時候可以解決一時之需。但是萬事都需要節制,有剋制力,如果貪慾過度,必然覆水難收。在我們提前消費的時候消費,心裡會莫名暗爽:“用花唄一時爽,一直用一直爽” ,甚至感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逐漸形成惡性循環。

但你要明白,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可能會收穫一時的快感,滿足衝動消費帶來的驚喜和便利,但是你無法估計背後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剛剛大學畢業的莉莉,面對物質誘惑很快迷失自己,她覺得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她需要這些東西來包裝自己,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儘管工資微薄,她還是通過這些借款平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最新色號的口紅,最新款式的包包,總之別人有的她也要有。一次的甜頭就一發不可收拾,接踵而至的還款賬單,成了她的噩夢。一開始她不以為然,以為都在償還能力範圍之內,結果積少成多,最後無力承擔後果,差點釀成大錯,只有家人出面借錢才補上了窟窿。

一些人在慾望的驅使下,選擇了並不適合自己當前經濟水平的消費方式,有些人在正規平臺的額度用完後,又想辦法打小型信貸的主意。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可怕的無底洞,越是瘋狂的消費,到後來就會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淵。甚至產生諸多不良後果,這樣的新聞近些年一再發生,絕非危言聳聽。

又到花唄還款日,那些被花唄“害慘”了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愛美的姑娘會說:

“年輕的時候不打扮自己,什麼時候打扮呢?難道等有一天自己不再年輕,不再需要這些的時候才花錢享受嗎?”

“最近抖音上的李佳琪掀起了一陣“口紅風”

“YSL”新出的色號太好看了吧!”

“這樣的包包現在不買等以後也不敢背了,反正有信用卡不怕,大不了後面的日子節約一點唄!”

但是人的慾望總是無法休止的。可能每次消費完都會說同樣的話,就造成了惡性循環。有句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你可能隨著收入的提升增加你的消費,卻很難隨著收入降低而降低你的消費標準。

以前看到過一組數據,90後的平均負債高達13萬,超出收入水平18倍。也就是說,每個月你都在為了還債打工,如果有一天你失業失去經濟來源,那要怎麼辦呢?上個月的工資一到賬,你就要為之前的消費買單,幾乎剩不了多少,每個月都是如此,如此往復,終有一天會被經濟壓力壓垮。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現在的大學生總喜歡說,我們不能在年輕的時候虧待自己,要懂得享受生活,及時行樂。儘管如此,我們也需要要量力而行,不要因為慾望去培養自己的這種虛榮心,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職職說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和唾手可得的物質

想要過上嚮往的品質生活,就只有通過自己現實的努力

總有一天,你想要的東西都會有


喜歡的朋友請點關注,感謝支持~

人職初,校園求職一站式體驗平臺

又到花唄還款日,那些被花唄“害慘”了的大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